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应经过制造厂技术总负责人审查、批准,焊接气瓶,并存入工厂的技术档案。 钢瓶的焊接,焊接气瓶检测费用,必须由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并持有有效证书的焊工承担。施焊后, 焊工应在所焊焊缝附近的适当位置打上焊工钢印。当有特殊要求时,按图样规定。钢瓶主要焊缝的焊接,必须严格遵守经评定合格的焊缝工艺。钢瓶主体对接焊缝的焊接,应采用自动焊接的方法。坡口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得有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焊接(包括返修焊接)应在室内进行,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当焊接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开始施焊的部位预热。
钢瓶主体由圆柱形简体和凸形封头组成,蕞多不得超过三部分,即纵焊缝不得多于一条,环焊缝不得多于两条。
钢瓶受压元件的壁厚设计计算,所选用的屈服应力ΣS不得大于0.8ΣB。设计所依据的内压力为试验压力 。
当钢瓶内直径 DI小于250 MM时,焊接气瓶检测周期,应不小于2MM;
钢瓶的筒体和封头的实际厚度,应符合等厚度的原则。 钢瓶的实际厚度还应考虑钢板的负偏差和工艺减薄量。瓶体上开孔
瓶体上开孔(包括工艺接管),应避开焊缝和应力集中的部位。
瓶体开孔均应补强。 补强材料应和瓶体材料相适应, 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主体焊缝应采用对接型式的焊接接头。纵焊缝不得有性的垫板。
环焊缝允许采用性的垫板, 或者在接头的一侧做成台阶形的整体式垫板。
附件的结构设计和布置应便于焊缝的检查。附件的焊缝应避开瓶体的纵、环焊缝。附件的结构形状及其与瓶体的连接,应防止造成积液。
底座应保证钢瓶直立时的稳定性,并应有排液、通风的孔。
当钢瓶盛装介质后的总重量超过40 KG时,应考虑吊装附件或在底座上开吊装孔。选配的瓶阀应满足所盛装介质的要求。 钢瓶应配戴瓶帽,用以保护瓶阀。
钢瓶及其附件的密封材料,应与所盛装的介质不发生化学反应。钢瓶装设易熔合金塞时,应保证安全可靠。
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后的工作
14.1 定期检验合格的气瓶应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1的规定打上或压印检验标志、喷涂检验色标。
14.2 检验人员必须将气瓶检验与评定结果填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记录》。
14.3 报废气瓶由检验单位负责销毁,销毁方式为压扁或锯切并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4的规定填写《气瓶判废通知书》通知气瓶产权单位。
判废气瓶可按LD96的规定使用或改装其他气体,不宜使用或改装的气瓶按报废处理。
14.4 检验合格的气瓶必须按GB7144的规定重新喷涂气瓶颜色标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