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单价低。通过成本测算,预制构件成本相对现浇构件偏高,但单价往往偏低,此问题对施工单位较为不利。同时目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单价较传统建筑单价亦未有所增加。在设计单价不变、传统设计院已经具备成熟传统建筑设计团队及力量的情况下,门钢框架工程厂家,其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驱动力不足。此为前文所述设计方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人认为***在研究政策时不能只对开发商进行“扶持”、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均应周全顾及。
预制工厂辐射范围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预制工厂的“经济”辐射范围不超过150km,一旦超过此范围,构件的物流成本将急剧上升。因此,想要扩大布局,必须增建厂房。
装配式建筑需要解决哪些迫切问题?
首先要培育市场需求。现在的工程量很大,但业主或开发单位主动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意愿还不是很强烈,因此需要培育市场需求。其次是保障市场供给,按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和优质供给,就是说一方面培养需求,一方面保障供给。再其次是施工人员要掌握技能。这既是推动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从市场供需、企业能力、施工人员操作技能方面,都要做大量工作。***后要发挥装配式建筑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的作用。现在不同的企业管理水平不一样,建筑类型不一样,其节约资源能源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有的是住宅,有的是公共建筑,建筑类型不一样,节材的效果也不一样。再比如说现浇,基本上过去沿用的是木模板,现在减少了对模板的需求,也会相应节约一些木材。还有,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也减少了一些钢材、水泥,节约了一些劳动力成本。从施工周期上讲,有些项目做好了可缩短工期1/3。虽然企业、项目、所在地的客观条件有所差别,但总体上,材料、水泥、水、木材消耗等方面都能够明显节约。
绝大部分地区或城市的装配式设计成果审查,只用提交拆分图纸,典型大样,桥梁框架工程,装配得分的计算书,而审图单位主要关注预制率装配率满足了相关要求,即能通过审查,除此之外,门钢框架工程,对装配式项目的方案合理性,可实施性,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的***难点等等再无把控的环节,这些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全部靠建设方自己去趟雷。
仔细想想,贵州框架工程,这可能是一件会失控的事情,并对建筑产业化带来不明朗的前景:
质量不过硬,装配式建筑无法得到民众认可,“我为啥要买单”;
建设方“无利可图”,完全失去积极性,甚至从骨子里反对,“我为啥要建”;
整个建筑产业化进程将陷入循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