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符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规律
现在许多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不符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规律,按照现浇设计之后再进行拆分,僵化地照搬标准图或规范节点图,没有用活规范,桥梁框架工程造价,用好规范,没有在优化设计、降低成本、适宜制作和安装、缩短工期方面下足功夫。设计环节目前是制约装配式建筑优势实现的卡脖子环节。
开发商利益实现问题
世界各国装配式建筑都是会带来好处的,或提高了质量,或降低了成本,或缩短了工期,或三者兼而有之。只有中国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尚未给开发商带来直接利益。这是必须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为所有问题,***终买单者或承担者并不是开发商,框架工程,而是消费者。
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适应范围是有区间的,有的建筑,如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模具摊销费用高,桥梁框架工程,如果不是建筑,成本非常高,勉强做装配式没有益处。可有的地方***搞一刀切,无论什么建筑都必须做装配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问题
总体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比现浇建筑有很多质量上的优势,门钢框架工程厂家,去任何一个既有预制构件又有现浇的工地,一眼就可以看出预制构件比现浇混凝土质量好很多。但是,装配式建筑有脆弱点,涉及到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一定要控制好质量,包括:
1) 预埋钢筋、套筒或浆锚搭接孔的位置与角度精准;
2) 随层灌浆和灌浆作业饱满;
3) 夹心保温板拉结件锚固牢固;
4) 避免预埋遗漏和节点拥堵等。
以上这些关键环节主要是管理问题,不是技术缺陷问题。
据我所知,日本其实装配式建筑比例并没有某些人吹嘘的那么高。在住宅里面也就到15%,而且基本都是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里面基本没有。而且装配式建筑里面基本都是钢结构的,剩下的是装配式木结构,再剩下的才是国内的吹上天的装配式混凝土,在住宅里面的占比也才只有3%,数量在4000套(户)左右……至于国内要搞的200m的装配式混凝土超高层结构,在日本要N年才有一栋,N等于多少就脑补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