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钢框架工程
据我所知,日本其实装配式建筑比例并没有某些人吹嘘的那么高。在住宅里面也就到15%,而且基本都是居住建筑,公共建筑里面基本没有。1986年意大利钢铁公司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合作介绍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Bsis,并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院内建造一栋二层钢结构住宅样板房。而且装配式建筑里面基本都是钢结构的,剩下的是装配式木结构,再剩下的才是国内的吹上天的装配式混凝土,在住宅里面的占比也才只有3%,数量在4000套(户)左右……至于国内要搞的200m的装配式混凝土超高层结构,在日本要N年才有一栋,N等于多少就脑补吧
成本高、单价低。通过成本测算,预制构件成本相对现浇构件偏高,但单价往往偏低,此问题对施工单位较为不利。同时目前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单价较传统建筑单价亦未有所增加。在设计单价不变、传统设计院已经具备成熟传统建筑设计团队及力量的情况下,其从事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驱动力不足。那么至于二次装修,如果装配式建筑的内装你是不满意的,那就代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就是失败的。此为前文所述设计方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人认为***在研究政策时不能只对开发商进行“扶持”、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均应周全顾及。
预制工厂辐射范围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预制工厂的“经济”辐射范围不超过150km,一旦超过此范围,构件的物流成本将急剧上升。因此,想要扩大布局,必须增建厂房。
大量的没有技术储备的施工图设计单位即将被兼并或淘汰。规模化、工业化、产业链的整合,意味着大量的大型房企、建设业企业需要整合建立自己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建造、生产全产业链***,将成本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同时,加速迈进建筑工业化的步伐,不被市场淘汰的同时,利用市场淘汰掉没有来及市场反应的竞争对手。这里就有升级转型的问题。与设计单位合作或者直接购买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成为房企、建设企业掌握市场、控制成本、加大技术研发的有力手段,所以当前市场上的设计资质已经由低谷期的500万升值为一千万甚至更高。建筑内的设备常采用集中的室内管道配件或盒式卫生间等,以提高装配化的程度。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些单位原有设计力量的消失。若干年以后,随着标准化程度、软件集成化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施工图设计***将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规划、建筑创意事务所、集成技术设计研究所等创意类、技术研发类的设计单位,设计将在工业化的趋势下真正地名副其实。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