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沉陷原因分析:
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的原因
施工工艺是检查井质量控制消除病害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检查井的使用效果。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检查井地基承载力不够。
路面上的重力动荷载是通过检查井的井盖传至检查井井体,再通过井体垂直作用于地基上,即路面检查井上的车荷载终是作用在检查井地基上的。这就要求检查井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否则,在上部长时间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土就会被压缩下沉,致使检查井整体下沉,排水检查井,检查井出现凹陷,路面不平整。3、排水检查井的密闭性实验在管道、检查井安装并检查合格后,要对检查井进行密闭性实验检查。
建基水泥制品——混凝土预制雨水检查井
预拌混凝土缓凝的预防措施
除在炎热的夏天且运输距离长外,超缓凝现象一般是不利的,应尽量避免。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1)正确选用缓凝剂品种和掺量
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的选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对于凝结时间比较长的水泥宜选用缓凝作用不很强的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磺酸盐类,特别是含还原糖较少的木质磺酸盐且掺量要少,在单独使用时以质量分数0.25%为宜,不可超过0.3%。掺量过大可能造成长时间不凝结引起强度下降;
2.羟基羧酸及其盐类有很强的缓凝作用,这类缓凝剂及含此种缓凝剂的减水剂掺量(以水泥质量计)应只为0.03%~0.1%。此类缓凝剂不宜在水泥用量低、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中单独使用。井室脚窝和流槽一同砌筑,脚窝和踏步位置参照《排水检查井图集》(图集号02S515)中02S515-146页砖砌雨水检查井脚窝和踏步设置。如,掺加柠檬酸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粘聚性较差,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较差;
3.糖类化合物掺量为0.1%~0.3%,蔗糖掺量过大反而会起促凝作用
检查井的质量通病:
1.井身砌筑不规范
(1)现象
井身收口不匀、砖层不对、对缝砌砖形成上下通缝。
(2)原因分析
1)对标准图集了解不足不细。
2)计算错误致使收口高度不够。
3)操作马虎,使上下层砖缝贯通。
(3)预防措施
1)施工前根据标准图集准确计算砖的层数。
2)砌筑时认真检查井身圆度及内径,收口段应每皮检查。砌砖应做到墙面平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检查井厂,夹角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保证井体不走样。
检查井重量轻,易于运输和安装性能可靠,承载能力强;适配性强,品种齐全。可任意调节井筒高度及在筒体上打孔,调节方向,满足工程安装的一切需求。
综合造价低,维护费用少比传统检查井更具优势;可以回收循环利用,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密封性能好,防渗漏因采用柔性连接的方式:灵活方便,能克服尘、沙灰的恶劣施工环境。
还可克服因路面高而不能重复插入的困难。密封性能好,杜绝雨污水渗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