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疲劳伤损的形成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阶段是钢轨踏面外形的变化,如钢轨踏面出现不平顺,焊缝处出现鞍形磨损,这些不平顺将增大车轮对钢轨的冲击作用;第二阶段是轨头表面金属的破坏,由于轨头踏面金属的冷作硬化,使轨头工作面的硬度不断增长,通过总质量150~200Mt时,硬度可达HB360;此后,硬化层不再发生变化,对碳素钢轨来说,通过总质量200~250Mt时,在轨头表层形成微裂纹。对于弹性非均等的线路当车轮及钢轨肯有明显不平顺时,轻钢轨,轨顶面所受之拉压力几乎相等,若存在微型纹,同时挠曲应力与残余应力同号,会极大的降低钢轨强度。第三阶段为轨头接触疲劳的形成,由于金属接触疲劳强度不足和重载车轮的多次作用,当zui大剪应力作用点超过剪切屈服极限时,轻钢轨长度,会使该点成为塑性区域,轻钢轨型号,车轮每次通过必将产生金属显微组织的滑移,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这种滑移产生积累和聚集,最终导致疲劳裂纹的形成。随着轴载的提高、大运量的运输条件、钢轨材质及轨型的不适应,将加速接触疲劳裂纹的萌生和发展。
有些人认为这些钢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拿去回炉冶炼,又可以制作出不同的钢材来使用。你能想到的,铁路部门早就想过了,可为什么不这么做,也是有他们的原因。高铁专用的钢轨是使用特殊钢材制作而成的,一般的工厂要熔炼这种钢材,需要特殊的设备,这类设备造价都较为昂贵,而熔炼所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多的,再加上有些工厂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无法对钢轨进行去杂质提纯,即使勉强提纯冶炼出来的钢材,大多也是无法达到使用标准的,如此耗时耗力,最终成本计算下来却亏多赚少,造成许多工厂不愿回收废弃钢轨,铁路部门只好将其放入仓库存放起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起重轨的存在成为不少企业生产常见的产品,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产品,关于起重轨的麻点剥落出现的原因,小编为您进行了如下总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