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简要介绍智能温室的建筑结构设计。
进行智能温室建筑布局、形式、尺寸等方面设计,应考虑结构、机械、覆盖与支撑材料、通风、保温、给排水以及环境调控设备等多种等多种因素,并应考虑本地的地***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力图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其结构框架设计的特点归结如下。
智能温室覆盖材料透光率对智能温室的光照总量有着重要影响,采有超长塑料薄膜(阳光穿透率85%)为覆盖材料。其性能价格比优于玻璃、聚磷酸脂中空板(PC)、玻璃纤维聚脂板(FRP)。智能温室结构布局。南北栋建筑可使太阳直射光平均日总量透过率高。因此,采用一种主向阳面做成大弧度顶面的锯齿型屋面,其光照总量要比采用对称向北屋面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雾天的光照缺乏,接近正午雾才逐渐散去,光照时刻缩短了3~4个小时。
雾天对智能温室蔬菜带来的影响表现为光照时刻短,不利于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雾天的光照缺乏,接近正午雾才逐渐散去,光照时刻缩短了3~4个小时。光照缺乏,使温室内蔬菜的光合作用下降,光合产物削减,不能满意蔬菜成长所需的营养,影响成长。当入射角在40度一60度内变化时,透光率随入射角增大呈显著下降趋势。***表明其原因是:
1、光照强度不够,室内温度过低
在雾天时,温室内的温度很难升高。一般情况下温室内的温度,夜间在15℃左右,白日在15℃~20℃左右,不能满意蔬菜正常成长所需要的温度,容易引起叶片舒展,不能伸展,新叶不易抽出,构成小老苗、僵化苗。
2、空气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
雾天光照缺乏气温又低,很少对温室进行通风换气,即使换气由于外界的浓雾,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也不能下降。较高的空气湿度是各种病害发作、盛行的良好条件。因而,浓雾过后,很容易发作或盛行各种病害。
温室如何保温
起垄栽培 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但垄不宜过高、过宽,一般以高15~20 厘米、宽 30厘米左右为宜。
保持棚膜清洁,增加进光量 棚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当阳光透过棚膜进入棚内时,由于“温室效应” ,使一部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据观测,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 20~30% ;强制通风玻璃智能温室虽然大部分时间依赖自然通风来调节环境,但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尤其室外温度超过33℃以上的炎热天气,单靠自然通风难以满足温室降温要求时,采用强制通风并配合其它措施进行降温是生产中常用的手段。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 、25% 、28% 。可见,保持棚膜清洁,有利于增加进光量,提高棚室温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