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按发酵程度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绿茶如龙井、信阳毛尖等属于不发酵茶;黄茶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属于浅发酵茶;而祁门红茶、乌龙茶等的发酵程度达到了50%左右;普洱茶等黑茶的发酵程度则在90%以上。深度发酵的茶,是粗老茶叶,上等茶叶品牌,相当于粗粮;而绿茶是细嫩茶叶,相当于细粮。
白茶的出现时间
白茶是茶中的珍品,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距今有九百年左右的历史,据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艺术有关白茶的记载中可推算出。《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年到1110年左右之间。
白茶的生产
当时宋代的皇家茶园是设在福建北苑地区(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建瓯地区),书中记载的白茶并不是人工种植的,而是野生的白茶。白茶的生产时间一般的说法是在清朝的嘉庆年间,差不多在1769年的时候,烟台福山区茶叶品牌,茶农们将茶芽制作成银针。到了1885年的时候,才改用福鼎生长的大白茶来制作成白毫银针茶品。
我国的茶具,自唐代以来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也因为此,我国“茶具”史料直到唐代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唐朝以来,陶瓷茶具只所以逐渐代替古老金银茶具,福鼎茶叶品牌,一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风气。相对金玉来说,陶瓷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还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二是福鼎白茶等茶从唐代走向普通老百姓,茶具需求更大,需要更广泛的制作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