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动机的保护要求在《定检规》中与GB/T 3811-2008和GB/T6067.1-2010中的相关条文要求除了电动葫芦除外基本一致。6.吊物***、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吊物棱角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而有关《机械行业标准》中没有规定“电动葫芦除外”,但很明显,笼型电动机的驱动机构对电动机不能设置过电流保护。那么如何理解《定检规》关于“电动葫芦除外”这一特殊规定呢?
首先需要了解电动葫芦的控制原理。电动葫芦作为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和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其驱动与制动两个装置绝大部分都是合二为一的锥形制动鼠笼型电动机。我们以CD型电动葫芦为例来研究其原理。如果噪音是从减速机里发出来,就来检查减速机,检查减速箱或轴承在使用前是否加了润滑油,使用中是否定期更换润滑油,如果润滑没有符合要求就会发出声响。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电机轴通过橡胶轮胎式弹性联轴器连接到减速轴。当动力减速机高速轴转动时,驱动扭矩通过齿轮传递到减速机末极大齿轮,大齿轮通过花键与空心轴连接,空心轴通过花键与滚筒连接,使滚筒通过减速传动的扭矩转动,然后钢丝绳缠绕或脱离卷筒,使吊钩和负载上升或下降,完成升降机构的功能。当电机定子断电时,弹簧推动制动环抵靠制动轮制动。通电时,弹簧被电磁力压缩,制动环将脱离制动轮,并使用电机释放制动器以旋转。它是提供电源的同时具有自制动功能。即,除了当切断电源时的自制动之外,在电动机由于正常操作期间的电气故障而断电的情况下,当停电时,自备制动器可立即自行制动,即机构不失速(特别是起重机构),以保证起重机安全正常运行。
因此对于采用电动葫芦作为起升机构的电机一般是可以不必采用电动机过流保护的。对于相应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有关笼型电机也可不设置电动机过流保护原理一致。
气动吊葫芦工作原理
起吊机构包括气动马达、行星减速器、吊挂总成、制动器、起重链条、吊钩总成和主控阀。因此,电动葫芦是工厂、矿山、港口、仓库、货场、商店等常用的起重设备之一,是提高劳动效率。起吊机构通过控制主控阀,来实现起吊重物的升、降,通过开闭制动器达到起升、下降***制动。环链气动葫芦确保起吊作业的安全,耶鲁气动葫芦起吊机构整体可固定使用,也可置于行走机构下方移动使用.
气动葫芦行走机构采用气动行走小车,由主动车轮、被动车轮、墙板组成,通过主控阀控制气动马达、行星减速器驱动主动车轮行走,实现起吊重物的水平移动。
配气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控制气路操纵葫芦的起升和行走。
电动葫芦安装后的检查与调试
一、调整小车轮缘与轨道翼缘间隙,保证在3-5mm之间。
二、电机主轴窜动量的调整:锥形转子电机主轴轴向窜动量一般在1.5mm时,制动效果佳,如果电动葫芦在额定载荷时下滑量过大,须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1、5t及其以下葫芦电机的调整:取下尾罩。旋掉固定调整螺母的四支螺钉用扳手按顺时针方向将调整螺母旋限位置,再逆时针旋一圈,然后装上紧固螺钉即可。
2、10t16t葫芦电动机的调整方法与1相同,只是调整螺母旋动方向相反,即顺时针旋转增大窜动量,逆时针旋转减少窜动量。
三、断火限位器的调整:是通过调整限位杆上的两个撞块实现的。电动葫芦是电动的葫芦,吊在钢梁上是单轨的,行车架在两个钢梁上,是双轨的。调整的方法是:松开撞块上的螺钉,撞块分置于导绳器卡板两侧,卡板能自如的推动撞块移动。启动电机开始起升,卡板推动上限撞块移动,升至吊钩滑轮外壳上沿距卷筒外壳下沿1500-50mm时,挺直上升,电动下降按钮,导绳器向回移动10mm左右时,停机、移动上限撞开靠近卡板,但必须保证吊钩处于低位置时,卷筒上留有3圈以上钢丝绳。
调整完后,可空载试吊数次,验证上、下限位是否符合要求。
电动葫芦的调速方式
1、变频器可保持无极调速,另外还具备较高的线性度,能够 远程控制,有利于应用和维护***。但是留意锥形电机的电动葫芦一般不适合应用变频器,由于全部变频器启动都必须加快時间,加快时工作电压是渐渐地升高的,一瞬间不可以使锥形电机转子挪动松掉制动系统,非常容易造成变频器过压保护。起吊机构通过控制主控阀,来实现起吊重物的升、降,通过开闭制动器达到起升、下降***制动。2、电机电机转子电阻器调速,其优势取决于构造简易,质优价廉,品质一般,其存在的不足是速度转变较为大,不平稳。3、根据液压推杆开展调速,能够 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但速度低,正中间特速性软,并且在应用的情况下务必针对电动葫芦机械零部件开展一部分更新改造。4、根据驱动力制动系统调速的方式 ,速度挡位能够 调整而且环保节能性强,应用可以信赖,缺陷取决于对低速档的掌握不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