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地暖与常规太阳能相比
空气源地暖优点有哪些?
1、空气源地暖适用范围广,产品适用温度范围在-10-40℃,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阴、雨、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都可正常使用。
2、可连续加热,与传统太阳能储水式相比,热泵可连续加热,持续不断供热水,空气源地暖热水工程,满足用户需求。
3、空气源地暖运行成本低:与常规太阳能相比,在春、夏、秋季阳光较好时,空气源地暖原理,运行费用高于太阳能,但在阴雨天和夜晚,热效率远远高于太阳能的电辅助加热。全年平均下来,常规太阳能辅助系统全年耗能比热泵全年总耗能还要高出很多
4、空气源地暖安装方便:空气源热泵占地空间很小,外形与空调室外机相似,可直接接保温水箱或与供暖管网连接,适合于大中城市的高层建筑,对于大型***供热问题,空气源地暖选择。
6
空气源地暖技术特点分析
空气源地暖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制热技术。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自然能(空气蓄热)获取低温热源,经系统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来取(供)暖或供应热水,整个系统集热效率甚高
空气源地暖注意事项
一、空气源地暖主机不要随意断电
用户在使用空气源地暖采暖大都是在晚上温度比较低的时候,白天温度高或者不在家里面,为了省电很可能会关掉主机。这样做的其实很***,空气源地暖价格,因为空气源热泵机组产生的热量是通过水为载体进行传热的,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时候如果断电,主机很可能会被冻坏。
空气源地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不需要主机工作时,把机组的设定温度设定到低,让机组保证防冻功能工作就可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能源浪费和机组防冻问题。
空气源地暖长时间的被动停电后,管道的防冻是个问题
另外,在农村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被动断电,比如说供电局停电,或者因为风灾、雪灾而造成电路出现问题而停电。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停电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这时候空气源地暖用户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主机被冻,要把活接和阀门都打开,把管道里的水排干净。这样一来,哪怕停电了,也可以避免因为温度低而冻坏管道和主机。
热泵采暖机的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早期法国科学家萨迪.卡诺(Sadi karnot)在 1824年头一次以提出“卡诺循环”理论,空气源地暖这成为热泵技术的起源。1852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L.Kelvin)提出,冷冻装置可以用于加热,将逆卡诺循环用于加热的热泵设想。他个提出了一个正式的热泵系统,当时称为“热量倍增器”。
之后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热泵进行了大量研究,空气源地暖研究持续80年之久。1912年瑞士的苏黎世成功安装一套以河水作为低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这是早期的水源热泵系统,也是世界上套热泵系统。热泵工业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早期得到迅速发展,家用热泵和工业建筑用的热泵开始进入市场,空气源地暖,空气源地暖原理热泵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空气源地暖热泵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世界各国对热泵的研究工作都十分重视,诸如国际能源机构和欧洲共同体,都制定了大型热泵发展计划,热泵新技术层出不穷,空气源地暖热泵的用途也在不断的开拓,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工业领域,在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21 世纪,随着“能源危机 ”出现,燃油价格忽升,空气源地暖经过改进发展成熟的热泵以其回收低温环境热能,节能环保的特点,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当前有价值的新能源科技。前国际热能署专门成立国际热泵中心,设立热泵推广工程(Heat Pump Programme),向世界上各国推广协调热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美、加、瑞典、德、日、韩等国***均发出专门指引,促进热泵技术的社会应用。相对世界热泵的发展,中国热泵的研究工作起步约晚20-30年左右。
***成立后,空气源地暖随着工业建设新高潮的到来,热泵技术才开始引入中国。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人均GDP的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因素拉动了中国空调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热泵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的发展十分迅速,热泵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空气源地暖原理
从2001年热泵起步开始,经过5年的培育,中国热泵行业开始从导入期转入成长期。空气源地暖热泵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能源紧张使得热泵节能优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与多方力量的加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有很大关系。空气源地暖原理空气源地暖原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