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月季是蔷薇属植物,适宜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生长,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露地栽培中应注意以下环节。
大花月季栽培地段。大花月季为喜光植物,在栽培过程中要选择向阳地,避免在高大建筑物旁、树阴下、山坡的阴面栽种。栽培大花月季的理想土壤应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且有机质含量丰富。
大花月季水肥管理。大花月季喜肥,尤其是喜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等。大花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应注意追施化肥,保持充足的水肥外,在花蕾期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月季的栽培品种就大大增加了,清代许光照所藏的《谱》收集有64个品种之多,另一本评花馆的《月季画谱》中记载品种月季有109种。由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适于蔷薇生长,所以中国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中国的六朝南齐(公元497—501年)诗人谢眺有《咏墙薇》诗句描述蔷薇花为红色。而古代月季的栽培,见之记载的则要比蔷薇晚二、三百年左右。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记》记载:“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属少霜雪,月季工程苗,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那时成都已有栽培月季。明代刘侗著《帝京景物略》中也写了“长春花”,当时北京丰台草桥一带也种月季,供宫廷摆设。在李时珍(公元1950年)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用途的记载,但中国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早为王象晋(公元1621年)的二如堂《群芳谱》,他在著作中写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由此可见在当时月季早已普遍栽培,大花月季,成为处处可见的观赏花卉了。这比欧洲人从中国引进月季的记载早了月一百六十多年。
月季是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粗壮,圆柱形,近,有短粗的钩状皮刺。小叶3-5,稀7,连叶柄长5-11厘米,小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月季批发,两面近,上面暗绿色,月季,常带光泽,下面颜色较浅,顶生小叶片有柄,侧生小叶片近无柄,总叶柄较长,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仅顶端分离部分成耳状,边缘常有腺毛。月季被欧洲人与当地的品种广为杂交,精心选育。欧美各国所培育出的现代月季达到一万多个品种,栽培月季的水平远远于中国,但都是欧洲蔷薇与中国的月季长期杂交选育而成,因此中国月季被称为世界各种月季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