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栽培品种就大大增加了,清代许光照所藏的《谱》收集有64个品种之多,另一本评花馆的《月季画谱》中记载品种月季有109种。由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适于蔷薇生长,所以中国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中国的六朝南齐(公元497—501年)诗人谢眺有《咏墙薇》诗句描述蔷薇花为红色。而古代月季的栽培,见之记载的则要比蔷薇晚二、三百年左右。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记》记载:“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月季,属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那时成都已有栽培月季。明代刘侗著《帝京景物略》中也写了“长春花”,当时北京丰台草桥一带也种月季,供宫廷摆设。在李时珍(公元1950年)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用途的记载,但中国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早为王象晋(公元1621年)的二如堂《群芳谱》,他在著作中写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微型月季,叶小于蔷薇,丰花月季,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由此可见在当时月季早已普遍栽培,成为处处可见的观赏花卉了。这比欧洲人从中国引进月季的记载早了月一百六十多年。
月季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盆土疏松,盆径适当、干湿适中,薄肥勤施,摘花修枝,防虫,每年换盆。喜欢阳光,但是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其花朵小,直径2.5-4厘米,也无香味,花瓣窄、尖、细,边缘还有锯齿,平伸而无风味,像叶又像萼片,很不显眼,远远望去很难分清哪是叶,哪是花。
月季被认为是现存中国古代月季中十分珍稀的种,它的栽培早在1743年便有记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变种,过去由于绿萼花型奇特,花色稀少,繁殖、栽培都不是太容易,红宝石月季,是月季中的稀有品种,不少月季品种园或园林单位都将其作为品种保存,列为镇园之宝,拿出参加各种月季展览也很容易获奖。布置色块、路带效果显著,地被月季根深叶茂,枝叶扩张性大,且叶面呼吸性强,对城市粉尘和***物质吸附率大,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的佳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