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黄杨木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有君子之风,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黄杨,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其实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博物要论》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黄杨盆栽苗,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在《酉阳杂俎》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心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
②用土:盆景用土以熟化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拌适当垄糠灰为培养土,宜肥沃疏松,以通气透水性好的壤土为佳。老桩上盆宜带宿土。
③栽种:黄杨较耐寒,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栽时要修剪过长过密根系,切勿使根窝曲在盆中。刚栽种的黄杨宜放在半阴处。[3]
造型
黄杨(学名:Buxus sinica (Rehder amp; E. H. Wilson) M. Cheng):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
“扬派”盆景中,习惯以棕丝扎缚结合修剪的方法加工盆景,细扎细剪,技艺精湛;尤其在加工时,常将攀扎成细腻柔和的弯曲,黄杨,称为“一寸三弯”。枝片加工成既平且薄的“云片”,有很强的装饰性。
“苏派”盆景中,习以“粗扎细剪”的方法加工盆景,往往利用黄杨树桩的天然条件,随形应变,创作出苍古人画的造型。
瓜子黄杨喜光,在阳光充足和半阴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选择四周开阔、阳光充足、水肥土壤条件良好的地段种植。除去杂草和砾石,黄杨袋苗,施入腐熟基肥,地耙平,深翻,确保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
种子采集时间是育苗出苗率的关键,采集过早种子成熟度差,出苗率低;采集过晚种子又因自然脱落而白白浪费。只有掌握采种时间,才能获得种源。调查发现各地因气候不同采种时间
小叶黄杨也应不同,丹东地区采种时间在7月25日至8月5日之间。黄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