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黄杨4~6月,由于小叶黄杨苗木为萌动至开花期,生长量较大,应及时补充水分。6~9月,由于本地区温度高且干旱,要满足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尽量多叶面喷雾,且不积水。10~11月,苗木生长趋缓,应适当控水,北海道黄杨,并于11月底浇冬水,来年3月中旬浇返青水。
结合浇水,增施磷酸二铵45kg·hm-2,尿素30·hm-2,分次施肥。尿素应在7月后停止,防止苗木徒长,冬季来临时,苗木来不及木质化,容易遭受冻害。黄杨
瓜子黄杨叶斑病也叫做黑斑病褐斑病。其症状为叶片中间出现黑斑点。然后叶黄脱落。该病多因为环境没惹不通风和潮湿所起。
防治方法:注意改善环境条件,发病初期可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喷洒1%波尔多液4-5词,大叶黄杨,每隔7天喷洒一次。
早春或晚秋,在幼苗尚未木质化时,***幼嫩,小叶黄杨,含水较多,因气温短时间降低到0℃以下时,苗木幼嫩部分细胞受冻脱水而受到危害。在栽培技术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栽种地时,幼苗不宜栽在寒流容易汇集的林间、狭谷和低洼地段;适期栽种幼苗,黄杨,露地栽种幼苗不宜在入秋后过晚的时节进行;在苗木生长后期,停止施放氮肥,以便控制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根据天气预报,通过熏烟措施,点燃半干不湿的柴草使烟雾弥漫地面,防止霜冻。一般情况下,黄杨幼苗的抗霜冻力极强,生产中只要稍加注意即可。
瓜子黄杨病又称作粉霉病。常***大叶黄杨的叶、颈、等部位,该病发生时,危害处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末,病情严重时大叶黄杨叶片枯萎。该病常发生在闷热潮湿不通风的环境中。
防治方法:喷洒密度为1.0035(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3]
白绢病
大叶黄杨白绢病发病时基部接近土壤处变褐色腐烂,菌丝体白色绢丝状、初白色后变黄至褐色如油菜籽状、此病多发生于土壤潮湿,多雨高温盛夏季节。
防治方法:盆土使用前应消毒,同事注意环境通风,避免栽培过密,修去病枝。发病前应定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500倍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