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是大戟目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小型灌木小叶黄杨修剪而成,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被毛,苞片阔卵形.长2-2.5毫米,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大叶冬青,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约为萼片长度的2/3或和萼片几等长);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花柱粗扁,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
冬青为常绿乔木,一般高达13米;树皮***或淡***,有纵沟,小枝淡绿色,。当年生小枝呈浅***,圆柱形,冬青绿篱,具有细棱;二至多年生枝具不明显的小皮孔,叶痕新月形,凸起。
雄花:花序具3-4回分枝,总花梗长7-14毫米,二级轴长2-5毫米,花梗长2毫米,每分枝具花7-24朵;花淡紫色或紫红色,4-5基数;花萼浅杯状,裂片阔卵状三角形,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5毫米,花瓣卵形,长2.5毫米,冬青,宽约2毫米,开放时反折,基部稍合生;雄蕊短于花瓣,冬青 黄杨,长1.5毫米,花药椭圆形;退化子房圆锥状,长不足1毫米。
雌花:花序具1-2回分枝,具花3-7朵,总花梗长约3-10毫米,扁,二级轴发育不好;花梗长6-10毫米;花萼和花瓣同雄花,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1/2,败育花药心形;子房卵球形,柱头具不明显的4-5裂,厚盘形。果长球形,成熟时红色,长10-12毫米,直径6-8毫米;分核4-5,狭披针形,长9-11毫米,宽约2.5毫米,背面平滑,凹形,断面呈三棱形,内果皮厚革质。花期4-6月,果期7-12月。[1]
叶
冬青单叶互生,稀对生;叶片革质、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托叶小,胼胝质,通常宿存。长5-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或有时在幼叶为锯齿,具柄或近无柄。叶面绿色,有光泽,干时深褐色,背面淡绿色,主脉在叶面平,背面隆起,侧脉6-9对,在叶面不明显,叶背明显,或有时在雄株幼枝顶芽、幼叶叶柄及主脉上有长柔毛;叶柄长8-10毫米,上面平或有时具窄沟。具三孔沟。花粉粒外壁表面纹饰主要为棒状、小蘑菇状、鼓槌状、短鼓槌状、瘤状、小颗粒状和几个纹饰分子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水渍状,通常1种花粉的纹饰或多或少为以上2-3种纹饰分子之混合,而以一种占优势。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