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为食用甘蓝(卷心菜、包菜)的园艺变种,原产于欧洲南部。羽衣甘蓝外形新颖美观,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绿叶和具有红、紫、黄白、花等各种色彩的花羽衣甘蓝,多以观赏为主。
羽衣甘蓝食用部分为其有皱褶的嫩叶,一棵植株上可不断地剥取叶片,并不断地产生新的嫩叶,羽衣甘蓝的嫩叶有多种食用方法,可荤炒,也可素炒,还可用糖醋等调料腌渍。西餐中常用于制作色拉。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tricolor),二年生草本植物,为结球甘蓝(卷心菜)的园艺变种。结构和形状与卷心菜非常相似,区别在于羽衣甘蓝的中心不会卷成团。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莲座状叶丛,经冬季低温,于翌年开花、结实。总状花序顶生,花期4~5月,虫媒花,果实为角果,扁圆形,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园艺品种形态多样,楸树小苗,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叶的形态分皱叶、不皱叶及深裂叶品种;按颜色,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则有纯白、淡黄、肉色、玫瑰红、紫红等品种。羽衣甘蓝在美国非常受欢迎,因为含钙率是10%,***A133%,***C134%。
羽衣甘蓝
叶牡丹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又名彩叶牡丹、羽衣甘蓝、 花包菜, 是原产欧洲的一种2生草花,楸树价格, 属十字花科甘蓝属, 系包菜的变种。入冬后, 叶牡丹心叶变成红、紫、乳白等颜色, 有的心叶在着色的同时还 皱,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
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至小亚西亚一带,楸树,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腊就广为栽培,如今在英国、荷兰、德国、美国种植较多,且品种各异,楸树,有观赏用羽衣甘蓝,亦有菜用羽衣甘蓝。我国引种栽培历史不长,尤其是观赏羽衣甘蓝是近十几年才有少量种植,也只是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