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采用经典力学对其进行求解,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此次将不同拉压模量理论应用于土工格室的模拟,使结果更吻合材料特性。不同拉压模量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在对基本概念和假设进行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拉压模量这一理论,对于解决单向应力和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各种物质都有不同的属性,在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的应力和应变曲线,所以讨论拉压模量的不同变化能更准确的对不同材料和属性进行模拟。因此,本文对土工格室在公路下伏采空区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土工格室在公路下伏采空区治理中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评价。
二、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取
结合工程特点,提出7种设计方案,分别为全部置换、局部置换、强夯、冲击碾压、堆载预压、CFG桩、CFG桩 土工格室。经过对上述方案的对比分析,综合工期、工程质量要求、施工难易程度、造价等因素来看, CFG桩 土工格室复合地基加固方案是***适用的。本文立足于土工格室的加筋机理,着眼于不同的沉降计算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实验条件的土工格室加筋复合结构体进行了沉降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
结合CFG桩的使用,再在顶部局部置换,并铺设土工格室。即:先开挖1.0m~1.5m厚的地基土,在此工作面上进行CFG桩施工,然后每50cm厚度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内用碎石填充,土工格室上铺设5cm厚碎石。碎石粒径不超过5cm。每层土工格室垂直间距50cm。土工格室之间采用砂砾石回填。(1)CFG桩:为节约***,对隧道顶层分区处理,分为8个区域。碎石及砂砾石应碾压密实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