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脚手架是建筑用脚手架中,应用***广的脚手架之一。随着钢铁和水泥生产的发展,钢铁和钢筋混凝土骨架结构建筑迅速发展起来。门式脚手架是以门架、交叉支撑、连接棒、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架、锁臂等组成基本结构,再设置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扫地杆、封口杆、托座与底座,并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的一种标准化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不仅可作为外脚手架,也可作为内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脚手架的立杆基础:
(1)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5m,高度在35~50m时必须采取卸荷措施,高度大于50m时必须采取卸荷措施并对专项方案
进行***论证。
(2)脚手架基础平整、夯实、混凝土硬化,基础应采用100mm厚C25混凝土硬化,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垫板应采用长度不
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
(3)落地式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宜采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在我国50年代初期,梯式脚手架一般都采用竹子或者是木材搭建的方法,在60年代才开始推广钢管脚手架。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紧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道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4)脚手架基础应考虑周边设有排水措施,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应高于室外自然地坪50mm,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不小于200mm×200mm的排水沟,保证脚手架基础不积水。
架由梁和柱构成框架。套管式架设高度为1.44米、1.7米、1.9米,承插式架设高度为1.34米、2.43米。框架与框架之间用联系梁连成三度空间。两柱之间的填充墙虽不起结构作用,但可增加整个框架的刚性。框架结构体系多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可成单跨或连续成多跨。跨度可相同或不等。必要时在边跨可出挑成带悬臂的框架,把梁柱隐蔽在幕墙后面。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为增加建筑物的抗侧向力(***和风力),骨架结构形式也愈多样:如在框架体系建筑中加设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称框架-剪力墙体系;用框架构成三度空间的筒体,称框架筒体系或桁架筒体系。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