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机设备
可以制取油莎豆油,油莎豆又称地下核桃、胡坚果,它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京等地区,是一种、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新型作物。油莎豆含油量高达35%以上,油内包含的营养分子具有性,很适合不同阶段年龄的人群,且油莎豆内淀粉含量高达30%左右,因此可加工为小食品、淀粉、食用油等,油莎豆油加工过程和其他我们常见的油料作物制取过程很相似。
油脂脱蜡方法有常规法、容积法、表面活性剂法等多种。
常规法
常规法脱蜡即单靠冷晶,然后用机械方法分离油、蜡而不加任何辅助剂和辅助手段的脱蜡方法。分离时采用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分离等设备。此法的是一次结晶、过滤法。例如将脱臭后的米糠油(温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却装置的贮罐,慢速搅拌,在常压下充分冷至25℃。整个冷却结晶时间为48hr,然后过滤分离油、蜡。过滤压强维持在 0.3 – 0.35MPa,过滤后要及时用压缩空气吹出蜡中夹带的油脂。
由于脱蜡温度低、黏度大,分离比较困难,所以对米糠油这种含蜡量较高的油脂,通常采用两次结晶过滤法,即将脱臭油在冷却罐中充分冷至30℃,冷却结晶时间为24hr,用滤油机进行次过滤,以除去大部分蜡质,过滤机压强不超过0. 35MPa。滤出的油进入第二个冷却罐中,继续通入低温冷水,使油温降至25℃以下,24hr后,再进行第二次过滤,滤出的油即为脱蜡油。经两次过滤后,油中蜡含量(以不溶物表示)在 0.03%以下。有的企业采用布袋过滤也能取得良好的脱蜡效果,但布袋过滤的速率慢,劳动强度也较大。
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因此,必须选择的工艺操作条件,以获得碱炼油的得率。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3)使油皂分离操作方便。
(2)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
1)粗油的酸价
2)制油方法
3)中性油皂化损失
4)皂脚的稠度
5)皂脚含油损耗
6)操作温度
7)粗油的脱色程度
3 碱液的计量
4 操作温度
5 操作时间
6 混合和搅拌
7 杂质
8 分离效果
9 洗涤与干燥
核桃油顾名思义是由核桃加工出的油,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核桃油呢?也许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下面花21s的时间看完这个视频了解一下吧!
核桃榨油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物理压榨法和浸出法。
物理压榨:可以想象是通过机械产生的压力将核桃中的油挤轧出来,就是采用各类型的螺旋或液压榨油机榨取。那么,用这两种榨油机的区别在哪儿呢?
浸出法:根据百度百科阐述:浸出法是一种制油工艺,利用油脂和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正己烷等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溶剂。这样得到的毛油再经过进一步的精炼处理,就成为终的食用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