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油莎豆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引进油莎豆已经60多年了,但油莎豆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
(1)市场方面:油莎豆在我国没有直接食用的习惯,又缺少产品的加工利用,市场空间狭小
同花生、油菜籽、葵花籽、胡麻籽等油料作物相比,我国引进油莎豆种植相对仍较晚,市场认知程度低。在非洲,当地居民直接食用油莎豆,而在中国没有直接使用的习惯;而油莎豆加工工艺、技术、设备等也没有得到研究和开发,由于缺少深加工,导致油莎豆的市场需求非常有限。
油莎豆榨油机
油莎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占干物重10%)和17种氨基酸。其可直接加工成营养丰富的风味食品,如饮料、豆奶粉、休闲食品、豆等。油莎豆榨油后,饼粕还可提取淀粉和糖,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使用;油莎豆提取后的原料深加工后还可制成酱油和醋, 并可用来酿酒, 出酒率达32%。同时,油莎豆内含具有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
经济效益
油莎豆,经济产出率很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地上长草,高可达100~120厘米,须根系,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饲料;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春播亩产干果1000公斤,夏播也可达750公斤,干果可生食、炒食,饼粕可提取淀粉、熬糖、制酒等。
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即可,年年有收。除去各种成本,每亩纯收入1500~1700元。国内的油莎豆大部分内销,一部分出口到东南亚。其果实大多作为生物能源、食用油及休闲食品的原料来源;叶子多用于生产饲料。目前,油莎豆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