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进料经常遇到桥接和拱形现象,特别是对于软质秸秆材料。由于质地轻,质地柔软,流动性差,物料缠结现象严重,切割过程难以保证理想的长度,因此桥接和拱起现象在喂料的各个方面都很常见。另外,传统的螺旋喂料装置在处理秸秆材料时常发生在树冠,旋转阻碍等情况下,导致生物质利用工艺设备产量不稳定,影响安全稳定运行。
炉前生物质进料装置技术的关键在于它可以通过进料环连续可调地分散在筒仓中积聚的各种生物质材料,在压缩和缠结状态下,将松散物料送入进料管通过密封的链板机(皮带输送机)。专用喂料装置的设计可以确保硬枝,玉米秸秆,木屑等的可靠喂养。它还可以适应稻草,甘蔗叶,稻草等软材料。分配器的设计可以改变材料从筒仓底部的压实和缠结状态到皮带输送机上的松散状态,稳定可控,消除了机械缠绕和堵塞的问题。松散的材料在通过冲裁管落入随后的进料器后可以通过机械或气动输送容易地输送。
1、该设充分考虑备树皮、稻壳和破碎后的秸秆容重、水分和碎杆长度及其丝连性等燃料特性,并确保所提供的给料机能够按照控制要求使上料皮带均匀、连续、运量连续可调的输送燃料,有效控制料斗不蓬斗、不堵斗,以满足机组对燃料均匀供应之需求。
2.该设备经过多次完善升级,技术成熟***,有效的解决了其它类型给料机堵斗,蓬斗、不能均匀给料的现象,达到连续运行、变频调速、均匀给料目的。
3、该设备取代了原来的给料机加炉前料仓,其一次性可储存50立方米的燃料,有效避免了炉前料仓大容量存料因正压回火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节省了装载机燃烧柴油和维护成本,减少了人工,降低了现场人工的劳动强度。
该设备输送量为每小时50顿,符合30MW级生物质能发电要求,适用于生物质电厂项目的新建和技改。
设备的性能保证:
1、满足生物发电厂的30MW发电机组。
2、单台散料给料机设备连续稳定运行50顿每小时。
3、单台散料给料机设备正常及出力能满足生物质电厂的燃料特性,实现了出料、给料连续、均匀、不堵塞。
4、该设备年可用小时数不小于7200小时。
5、噪声水平噪音小于等于80DB(A)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