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离心通风机价格产生振动故障现象时,首先必须从基础查找原因。基础因素主要是:
(1)混凝土基座结构设计有缺陷,基座强度和刚度不够;
(2)基础地质差,风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造成基础沉降或松动;
(3)混凝土基座材料不合格,浇筑不符合规范要求;
(4)地脚螺栓及垫铁的安装不当。实际中,常采用二次灌浆的方法将地脚螺栓进行固定***,其施工、安装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以确保质量。根据上述分析,基础因素引起风机振动的表征主要有:基础周围地坪有明显振动;对电站锅炉离心通风机价格进气箱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箱内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对进气箱的设计和改造提出了建议。基础与地坪或二次灌浆产生的结合面存在明显裂缝,垫铁或地脚螺栓松动,应注意,此类振动往往比较剧烈,严重时发生螺栓断裂,轴承座螺栓孔崩裂,直接造成轴承座报废;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产生基座倾斜。离心通风机价格处理措施:一是验算基础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风机等旋转式设备,由于回转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基础上,为确保安全运行,则基础质量应等于10 倍的风机机组质量,不符合要求应采用加固加重措施;二是有松动的二次灌浆地脚螺栓应破除拔出,孔壁凿毛后重新浇筑混凝土固定地脚螺栓。二次灌浆应保湿养护7 天以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安装。二次灌浆的混凝土强度可提高一级,固定效果更佳。
煤矿生产中, 掘进工作面是主要的产尘环节。粉尘不仅严重危及采掘工作面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造成重大事故隐患。采用除尘风机对掘进工作面进行降尘是主要降尘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工作面粉尘极易随风四处扩散,如何将粉尘定向导入离心风机,提高除尘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集流器是引导粉尘气体进入离心通风机价格的重要结构,其结构形式对风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圆弧形集流器对提高风机性能效果好。而多翼离心风机由于结构尺寸小、相对马赫数低,气体黏性力在流体流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标准k-ε模型由于未充分考虑粘性力的影响,导致计算模型出现偏差。山东冠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对集流器进行改进,在离心通风机价格集流器内部的侧壁上固定若干条肋组成的“米”字支撑架。
本文将对加米字支撑架的集流器和普通圆弧形集流器进行整机数值模拟,***分析这2 种结构形式对掘进工作面的粉尘的导流效果,并对比其对风机性能的影响,为掘进工作面降尘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离心通风机价格流体的数学模型
粉尘流体在风机中流动的物理条件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离心风机的数值计算中,假设流体为连续等温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稳态运动而且各组分之间没有化学反应。其在风机中的流动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3 个基本物理守恒定律的支配。本试验风机的结构简图,在风机蜗板和前后盖板上可分别固定穿孔钢板,穿孔板与蜗壳本体之间形成10mm的空腔,空腔内填充超细玻璃棉,形成消声蜗壳。
消声蜗壳对离心通风机价格气动性能的影响原风机与不同消声组合试验所得的气动性能对比如图3 所示。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穿孔板相对于光滑的铝板有着较高的壁面摩擦阻力,导致加装穿孔板后的风机压力和效率在整个测试工况范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种消声组合方式的压力损失并不相同,当额定转速为3 800 r /min,在设计工况下,A 组合改进风机全压降低了约16.0 Pa,效率下降了约1.28%; B 组合改进风机全压降低了约5.0 Pa,离心通风机价格效率下降了约0.9%; C 组合改进风机全压降低了约36.8 Pa,效率下降了约3.18%; D 组合改进风机全压降低了约45.8 Pa,效率下降了约3.28%。其在风机中的流动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3个基本物理守恒定律的支配。
主要由于安装穿孔板的面积不同,导致不同消声组合方式的摩擦损失不同。B 组合即只在风机后盖板上安装穿孔板,风机压力损失小。不同工况下,风机压力和效率损失也不相同,在设计工况及偏大流量工况下,离心通风机价格压力和效率损失较大,效率也同步降低。主要原因是大流量工况下,蜗壳内部气流速度较高,气流与穿孔板之间的摩擦损失增加。消声蜗壳为A 组合形式时与原风机的出口A声级随流量变化的对比图。可以看出,不同工况下,A 型消声蜗壳的降噪效果不同,离心通风机价格在额定工况点附近,降噪效果好; 在大流量工况下,降噪效果变差,这主要因为大流量情况下,蜗壳内气体流速较大,而气体流速对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影响很大; 在小流量工况下,风机流动恶化,风机振动较大,导致振动噪声很大以致降噪效果反而变差。与原风机相比,在额定工况点A声级降低约4.5dB(A),在大流量工况下,A声级降低约3.6dB(A),在小流量工况下,A声级降低约1.9dB(A)。与原风机相比,在额定工况点A 声级降低约4.5 dB( A) ,在大流量工况下,A 声级降低约3.6 dB( A) ,在小流量工况下,A 声级降低约1.9 dB( A) 。
为改善离心通风机价格受气体粘性影响导致流动分离加剧的现象,在传统蜗壳型线设计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气体粘性力矩对蜗壳壁线分布的影响,并采用动量矩修正方法对其进行改型设计。另外,为真实反映风机内流场分布情况,在标准k-ε 计算模型的扩散项中加入粘性应力作用,使其高计算误差降低至3%。对比分析改型前后风机数值模拟计算和试验测量结果可知,采用修改的k-ε 模型进行计算发现改型后风机内旋涡强度减小,蜗壳出口靠近蜗舌处流动分离得到改善。在小流量工况下,风机流动恶化,风机振动较大,导致振动噪声很大以致降噪效果反而变差。试验结果表明:改型离心通风机价格出口静压提升约25Pa,较大全压效率较原型机提升约10%。
同时,由于蜗壳张开度扩大能够***流动分离,使蜗舌附近区域的旋涡强度及其影响区域减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多翼离心风机噪声2.5dB。多翼离心风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工业生产中主要耗能设备之一,蜗壳作为离心风机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件,其结构的不对称性及内部流动的复杂性会对叶轮出口气流角造成较大影响,使其沿圆周方向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而在风机实际运行过程中,离心通风机价格叶轮出口气流与蜗壳壁面间存在强烈的非定常干涉,使得蜗壳壁面成为风机的主要噪声源。因此提高蜗壳型线设计水平,不仅能改善风机气动性能,还能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离心风机蜗壳型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能真实反映蜗壳内流体流动状态的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离心风机蜗壳型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能真实反映蜗壳内流体流动状态的设计方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