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圈厂家货真价实“本信息长期有效”
作者:协进机械2020/8/7 22:28:26







五级压榨榨油机榨圈

由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的一级榨圈结构、二级榨圈结构、三级榨圈结构、四级榨圈结构和五级榨圈结构组成,一级榨圈结构包括沿远离榨油机进料端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榨圈、一级第二榨圈、一级第三榨圈、一级第四榨圈、一级第五榨圈和一级第六榨圈,一级榨圈的宽度小于一级第六榨圈的宽度,一级第二榨圈、一级第三榨圈的宽度小于一级榨圈的宽度,一级第四榨圈、一级第五榨圈的宽度小于一级第二榨圈、一级第三榨圈的宽度。该榨圈结构设计合理,压榨,出油连续性好,可以有效降低料饼残油率。









压榨工作状态判断

榨油机在压榨时的工作状态将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操作者应当按照以下提示,随时注意观察榨油机的工作状态,作出正确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压榨效果。

判断榨膛压力:

榨膛内必须有足够而且稳定的压力才能正常生产。压力的大小与出饼厚度、主轴转速、油料蒸炒质量、油料品种等因素有关。

榨膛压力通常可以从电流表显示的电流读数间接了解:电流读数越大,表明榨膛压力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正常情况下,7.5kW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应为10~14A,对于11kW电动机,正常的工作电流在22~24A之间。在主轴转速、油料蒸炒质量、油料品种一定的情况下,调整调饼头和出饼圈之间的间隙,可以保证负荷的稳定:反时针转动调节螺栓,间隙减小,饼变薄,压力增大;顺针转动,间隙加大、饼增厚,压力减小。正常出饼厚度推荐为2mm。饼不能太薄或太厚,太薄则会引起榨膛压力增大,冒渣严重,甚至出现心轴卡死,榨笼爆裂等重大事故;太厚则榨膛压力小,出油效率低。调整完毕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以后,应当用夹紧螺母将调节螺栓锁紧,以免在压榨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要达到既保证产量和出油率、又有足够压力的目的,关键是要控制料胚的炒籽质量。






螺旋榨油机的工作原理:

动力经减速后传给主轴,装在主轴上的榨螺随着旋转,将螺纹间的油料不断地向前 推进,由于榨膛与榨螺之间的空间逐渐缩小,油料的密度增加,因而压力逐渐增大,在压榨过程中,油料颗粒之间,油料与零件之间发生磨 擦,产生了热量,这样就构成了榨油工艺的压力、热量两大要素。破环油料的***细胞,油从油线中溢出,饼则从出饼头与出饼口之间被推出,当溢出的油通过油盘流入滤油桶上面时,真空泵把桶内的空气抽出,桶内形成负压,油就同通过滤布,被抽进桶内,而油渣就被隔离在滤布上面,这时得到的是纯净的油液。









榨油机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①原料不湿或太干,受潮发霉,籽料不饱,杂质过多引起。须重新清选油料,并高速好油料水分。

  ②排油缝被油渣堵塞或榨条装配得太紧引起。应根据含油量高低,调整榨条的松紧度。

  ③开榨初期,榨油机榨膛温度低,出饼太薄或太厚、零件磨损等都会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过低。

  3、跑渣过多

  ①个别榨条弯曲或间隙过大。此时,可卸下榨条,用纱布或油石将甲型榨条三凸方打磨,调直榨条重装,必要时垫些薄铁皮,使间隙保持在0.05-0.08毫米范围内。

  ②油料塑性不好,出饼困难,使机膛压力增加。此时,应将油料适量拌水,并进行磨机,提高榨油机机温以提高油料塑性。

  ③也饼太薄。应按说明书要求适当加大出饼厚度。












商户名称:济南市协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