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圈定制厂家直供
作者:协进机械2020/7/26 7:10:35







榨油机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榨条、榨圈油槽过深

榨油机在长期工作后,表面会积累大量的油垢,污垢,这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机械部件磨损严重,或者出现了缝隙而造成的漏渣现象,给我们的生产工作带来了麻烦,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要进行仔细的查找原因,造成冒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榨油机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榨条、榨圈油槽过深,对于这种原因我们要调整榨条、榨圈的位置。饼太薄,榨膛压力过大,我们就需要放大出饼的厚度,这样才能舒缓压力。压榨遍数过多,这种比较好解决,减少压榨次数就行了,零件磨损是大部分榨油设备漏渣的主要原因,油料太干也会造成冒渣的现象,可以适当提高水分。





***

①加油:新油机齿轮箱内润滑油在使用 1 个月时进行更换,以后便可每隔半年一次(平时加油察看油标或拧盖检查) 。其它各润滑处应经常检查,补充润滑油。

②检查:经常检查零部件有无损坏, 紧固件是否良好,润滑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更换:易损件严重磨损后,必须更换。更换配件时,应当与原型号规格相同,保持正常的排列顺利和安装方向,并注意新旧搭配使用。更换榨螺时,如因油粕粘结而造成零件拆不开,可用柴火对其进行适当烘烤,但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工件变形、退火影响使用。拆卸榨螺时,如用硬金属敲打,请注意安全,避免碎屑伤及人身。

④封存:停机较长时间,要清除榨膛内外残渣,对整机进行清理和防锈处理,妥善保管。







榨油机不进料也不出饼或进出料不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榨油机刚用时没有得到磨合,即榨膛不光,影响进出油料。新机使用时应参考说明书,下料应缓慢磨合一段时间。另外机体温度低,就开始大量投料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冷榨花生仁条排出混油属正常现象。

菜籽的压榨方法:

菜籽——清理——软化——轧胚——蒸炒——压榨

操作说明:菜籽选用规格 30 目/ 英寸的筛网进行筛选,使菜籽含杂质

小于 0.5%,然后再进行软化,软化后菜籽含水份 9%左右,再进行轧胚、蒸炒,蒸炒使油料温度达 110-120 度,其水份含量 1-1.5%左右,便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如利用平底炒锅,菜籽经清洗去杂后可以直接进入平底炒锅或轧胚后进入平底炒锅都可以。但在炒籽时加入 2-3%的水,炒到110-120 度即可以出锅压榨。 热榨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菜籽是否炒好。

用两块木板擦菜籽,若壳仁分离,仁成深***为合适,若仁成粉太干,若壳与仁不分离则太温。

在压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菜籽中含油量高达 30-40%左右,一般热榨时只要炒籽技术到位,按说明书操作不会出现异常现象。







几种稀少油料的压榨法:

胡麻籽、茶籽及桐籽,我们了解到的压榨情况较少,现就所了解到的情况如下,仅供参考。

茶籽:茶籽含油 25-33%左右,压榨前需要清杂粉碎, 粉碎至豆籽大小,然后进入蒸炒,若上锅蒸,则把水烧沸后蒸,蒸一段时间,以手抓不粘手为合适,再经摊凉, 40 度左右便可以入榨,若粉碎后上锅炒,则炒至温度达 100-110 度时,其内质由软变硬,便可以开机入榨。一般机温升至 80度后方可进入正常压榨。

桐籽:桐籽含油率达 65-70%左右,是比较难压榨的油料。桐籽在压榨前也进行清杂、破碎,桐籽应破碎成小颗粒状,但不能破碎成粉沫,只能将一颗桐籽破碎成 3-4 颗粒即可,破碎后进入蒸炒锅, 当温度达到 120-130度时方可进行入榨。桐籽在压榨时掺入不同数量的桐籽壳,使其压榨时增加硬厚,以便提高出油率。压榨顺利,出油率可达 45-50%。






商户名称:济南市协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