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当符合***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一)装设位置应当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当避免受到辐射热、***或震动的不利影响。
(二)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当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
(三)用于水蒸气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有存水弯管。
(四)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粘度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能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
压力容器检验范围: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包括下列范围: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查、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返修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总之,凡是能影响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项目,都是检验的范围。
压力容器检验项目和方法:进出口压力容器的检验,一般包括两大项内容。即设计资料审查和实体检验。根据检验需要,出口的可以派员驻厂检验监检,进口的派员出国进行监造或监检。
压力容器实体检验:采用直观检查、量具检查、无损探伤检测、理化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方法,压力容器本体和主要零部件进行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查。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受压元件材质、外观尺寸和成形质量、焊缝质量、组压质量、内部装置及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胀管质量、各受压元件相互的几何位置和耐压性能等。厚度测点部位及数量:a)筒体每筒节不少于4点,封头每块板不少于4点。
?压力容器(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储气罐)操作员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贯彻落实“安全first,预防为主”的方针,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操作压力容器(储气罐)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2.压力容器(储气罐)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压力容器(储气罐)本体上的安全附件应齐全,且灵敏可靠、仪表计量应经质监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检查压力表的好坏与位置,当无压力时,压力表位置处于“0”状态,即限位钉处。
5.检查管道的密封性,确保无异常后再将进气阀门打开缓慢进气。观察进气过程,管路及罐体有无泄漏,直到达到使用压力为止。
6.每天检查压力表指示值,当发现压力有不正常现象(即失灵),若失灵给予更换;其工作压力应lt;0.8Mpa,如果高于0.8Mpa,安全阀应自动打开,否则应立即停止进气并给予检修。
7. 随时检查罐身是否有生锈、凹凸、破损、固定螺丝、接头是否松动和失效。 若有应立即停止使用,汇报申请。
8.如果长期不用,应排除罐内水分。
9、压力容器(储气罐)在运作过程中严禁有金属器械碰撞、及敲打罐体。储气罐属高温、高压的容器, 附近严禁有***、***物体。
10、机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干净、无杂物。
6.2 环境开裂、机械损伤
存在环境开裂、机械损伤模式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采用NB/T 47013中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2在一定的合金成分和冷却速度下,这些富碳的奥氏体岛可转变为富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称为M-A组元。对于存在热疲劳损伤模式的还应进行尺寸测量,检查结构件尺寸是否发生变化。表
面缺陷检测的要求如下:
(1)检测长度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的50%。
(2)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宏观检验发现裂纹的部位,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异种钢焊接接头、T型接头、接管角接接头、其他有怀疑的焊接接头,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当***检验。
(3)检测中发现裂纹时,应当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或者区域,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缺陷,必要时可采用声发射进行整体检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