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旋转气缸
齿轮式旋转缸:气压力推动活塞带动齿条作直线运动,齿条推动齿轮作回转运动,由齿轮轴输出力矩并带动外负载摆动。齿轮齿条式摆缸有CRJ、CRJU(缸大小代号0.5、1mm),CRA1(缸径30~100mm标准型)、CRQ2(缸径10~40mm薄型)、MSQ(缸径10~200mm摆动平台)系列可供选择。
比如上下运动气缸,要承担的输出力主要是两部分,一个是整个移动模组的重量G,一个是裁断端子的剪切力F,两部分大概算一下,看看要多大的力。至于机构运动过程,还要克服的其他阻力,比如插端子工艺,由于产品产品端子与塑胶干涉力远比裁切成片的力小,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忽略;比如克服导轨的摩擦阻力也是一样,都比较小,小到多小呢,普通的导轨摩擦系数是几个μ,乘于正压力(或重量),大概就能估算个粗略值......基于这样的分析得到一个实际需要的动力,杰菲特气缸JB,然后再按部就班去计算或查表,也就是“有理有据”的设计,做得多了,后面就可以把这些功夫“省掉”。
气缸驱动的方向,一般有水平和竖直两种,后者在作受力分析时,不要忘记还有整组运动机构的重量(重力)。
气缸驱动的两种模式
我们以一个气动插针机构案例来简单说明下确定缸径(以及实际需要多大动力)的思路。
如图所示,该机构是先夹持,然后整体往上把料卷切成单片,再往前推动,到位后竖直往下方向插端子,然后张开夹持块,再退回原位。
为什么说确定“机构或工艺到底需要多大的动力”***关键的呢?因为非标工况比较庞杂,初学者往往就卡在这一步,不知道当前这个机构或工艺到底需要多大的动力,这一步没完成,往下都白搭。
气动设备跟液动、电动设备(马达驱动)不一样,很多场合是难以量化的,所以不用太纠结太依赖于计算分析,比如做个上料机构,从A点移动到B点,机构的实际运行速度,就不是靠计算能算出来的,那么量化不了但又要求苛刻时怎么办,那就改用其他方式(比如电动)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