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的来历
油条是我国传统早餐食品,相传油条起源于宋朝,当时秦桧在临安风波亭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军民对此都非常气氛,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摊贩,有一天谈论起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非常愤懑,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就用面团捏了两个面人,分别代表秦桧和他老婆,然后把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速冻油条价格,叫喊着“吃油炸桧喽!”,速冻油条批发,而且生意很好,一时间临安城很多食摊都模仿着做开了“油炸桧”,渐渐的传到了各地,时间长了大家就把“油炸桧”称作了 “油条”,至今,还有一些地方扔把油条叫成“油炸桧”。
冷冻时间对油条皮和瓤湿基含水率的影响
油条0 ℃预冷45 min,预冷后在-30 ℃冷冻30 min,油条皮的湿基含水率从冷冻前19.46%降至冷冻后18.87%,降幅为0.59%,平均水分损失速率为0.02%/min,油条瓤的湿基含水率从42.52%降至42.27%,降幅为0.25%,平均水分损失速率为0.008%/min,油条预冷后在-30 ℃速冻30 min对油条皮和瓤的湿基含水率影响较小,因此,选择冷冻时间为30 min是可行的。
冷冻时间对油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油条0 ℃预冷45 min,预冷后在-30 ℃冷冻30 min,对比冷冻前油条各质构指标,油条硬度、弹性、咀嚼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济宁速冻油条,冷冻前后油条黏性、剪切力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1.3 预冷温度对油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随预冷温度的降低,复炸后油条的硬度、黏性、咀嚼性、剪切力均逐渐降低,弹性逐渐增大。不同预冷温度,油条弹性和黏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5、15 ℃预冷与其他预冷温度油条硬度和咀嚼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5℃预冷油条硬度、咀嚼性和剪切力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