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成油条口感出现碱涩味的原因
自配或者购买的油条膨松剂碱矾比例搭配不当,炸出的油条都会出现碱涩味,无铝油条膨松剂不含明矾,不会造成油条中铝超标,而且酸碱搭配合理,炸的油条口感好、没有碱涩味。
自配或者购买的油条膨松剂碱矾比例搭配不当,炸出的油条都会出现碱涩味,无铝油条膨松剂不含明矾,不会造成油条中铝超标,而且酸碱搭配合理,炸的油条口感好、没有碱涩味。

冷冻温度对油条皮和瓤温度的影响
将0 ℃预冷45 min的油条分别在-18 ℃和-30 ℃条件下冷冻35 min,-30 ℃冷冻的油条皮和瓤的降温速率明显比-18 ℃快。冷冻温度为-18 ℃时冷冻35 min,油条的中心温度(-4.1 ℃)未到达-5 ℃,导致油条内部会形成较大冰晶,速冻油条胚,***其内部结构,速冻油条胚,进而影响油条的品质,而-30 ℃冷冻35 min后,油条皮和瓤的温度明显低于-18 ℃,满足速冻食品要求,速冻油条胚批发,因此,油条的冷冻温度应选择-30℃冷冻。

带大家了解油条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中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类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远远早于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体时期不得考证。
首先是发面,即用鲜酵母或老面(酵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速冻油条胚哪里有,再加入适量纯碱、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使膨胀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黄、又香的油条。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
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同时,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