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雕筒
新石器时代骨雕工艺品。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这些骨雕器皿利用动物肢骨空腔,山东景观雕塑,就材成形,或圆形或三角形,高6——8厘米。器壁有多种形式的装饰加工,或刮磨或雕刻(如剔地凸起的弦带纹、阴刻沟条等),有的穿孔镶嵌绿松石。
中国雕塑风格的发展历程
从雕塑风格的转变,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发展。以人物雕塑为例,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早期的佛像高大宏伟,与印度的犍陀罗和笈多时代艺术的风格相近。到了北魏末年,一方面因为当时推行汉化,一方面则因为***已经逐渐与人民生活相结合,所以此时雕塑的作品已经具有中国特色。
骨雕
亦称“骨刻”,雕刻艺术。按材料分类之雕刻品种之一。指在动物骨头或骨制品上雕刻的花纹或物像。因为骨质细密坚实,适于精雕细琢那些较为精美的形象。人类祖先用粗犷的骨雕制品开创了中国的雕塑艺术。距60~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出土的骨针,是我国***古老的雕刻品之一。始于原始社会,是介于绘画与雕刻的一种艺术。到了新石器时代是形式多样的小型雕刻品,其骨雕有了长足的发展,有阴纹线刻、薄浮雕纹、圆雕等多种形式的装饰物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