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问题
某电厂2号锅炉空气预热器2007年改造更换为29 -VI(T)型空气预热器。采用三分仓转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圆筒形的转子和固定的圆筒形外壳、烟风道以及转子驱动装置组成。受热面安装在可转动的转子上,转子分为48个分仓,每个仓格填装3层传热元件。转子驱动方式采用中心驱动,转子每转动一周完成一次热交换过程。原设计转子旋转转向为:烟气- -一次风- -二次风- -烟气。29-VI(T)型空气预热器原先设计值烟气出口温度(修正后)为120~127℃;一次风出口温度为(378士5) ℃;二次风出口温度为(337士5) ℃。该锅炉运行至2013年一直存在着排烟温度偏高,检修前性能试验时,实际运行数据为134. 86 ℃(修正后)。比29 VI( T)型空气预热器设计值高15. 86 ℃,夏季锅炉满负荷运行时排烟温度高达150.9℃ ,经初步估算:排烟温度比设计值高15℃,影响锅炉效率接近1% ,增加机组煤耗达2.8 g/kWh。
空气预热器结构介绍
1、换热元件
换热元件由薄钢板制成,一片波纹板上有斜波.另一片上除了方向不同的斜波外还有直槽,带斜波的波纹板和带有斜波和直槽的***板交替层叠.直槽与转子轴线方向平行布置、使波纹板和***板之间保持适当的即离。斜波与直槽呈30o夹角.使得空气或烟气流经换热元件时形成较大的紊流,以改换换热效果。由于冷端(即烟气出口端和空气入口端)受温度和燃烧条件的影响易腐蚀,因而换热元件分层布置,其中,热端和中温段换热元件由低碳钢制成,而冷端换热元件则由等同考登钢制成。换热元件均装在元件盒内以便于安装和取出。其中,热端和中温段换热元件垂直向上抽取。
热 端:厚0.5mm,深350mm,低碳钢
中温端:厚0.5mm,深1000mm,低碳钢
冷 端:厚0.8mm,深950mm,等同烤登钢
热管技术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利用
热管及热管换热器近年来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具有体积紧凑、压力降小、可以控制腐蚀、一端***不会引起两种换热流体互混等优点。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增加,减少了停车次数。这些特点使得热管换热器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作为热管本身的其他方面的特点如均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可变导性、可异性化等特点更加引人注意。早在70年代,国外一些研究者就已经开始注意到热管的这些特点可以在化学反应设备和原子反应堆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设计出一系列的热管式反应器,这些设计的特点是:利用热管的等温性均化床层温度得到较高的转化率和收率,利用热管的可变热导特性控制反应床温度不使超温或过冷,利用热管的源汇分隔特性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利用热管热流体密度可调的特点改善和强化反应设备的传热条件。应当指出的是,热管化学反应器的开发研究远比热管换热器的研究困难的多,因为涉及原料的组成、催化剂活性、停留时间等一系列因素,这就使得开发速度进展缓慢。但由于这种开发前景诱人,广大研究者始终埋头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石油化工中加热炉余热回收
1980年我国台小型工业试验气-气热管换热器在南京某厂加热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试验中试运转成功。该热管换热器的试运转成功,为大型工业运行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大型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绝大部分都采用了热管换热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加热炉的燃料改用重油或渣油,由于油品的含硫量不一,对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带来了困难。此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也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