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有人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入手,分别探讨了***在工农业生产及医药行业中所担当的角色。近年来,钟起玲等研究了***在硝酸介质***吸附行为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硝酸根离子能被***诱导共吸附在其质子化氨基上。胡光辉等用循环伏安曲线和阻抗电位法研究了***对不同电极上镍电沉积的作用。对***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类化合物,***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近几十年来,有许多新的***类***相继投入生产。
改变矿物结构和物相
金精矿中通常含有大量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它们在酸性***浸金时是难溶矿物,而自然金又多与它们伴生或共生在一起。通过低温(600-700℃)氧化焙烧,使大部分硫氧化而产出疏松多孔结构的焙砂。氧化的硫大部分生成SO2逸出,部分与精矿中所含铜、铅、铁等反应生成***盐。若金为硒化金、蹄化金以及含***、锑的硫化物,也会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金解离。氧化矿和半氧化矿的浮选精矿,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孔雀石、蓝铜矿、白铅矿、菱铁矿和褐铁矿等,碳酸盐的存在不但会增大***消耗,在矿浆加酸调整pH时还会发生激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甚至造成矿浆外溢而影响操作。褐铁矿(2Fe2O3·3H2O)、针铁矿(Fe2O3·H2O)为三水型和一水型赤铁矿,含结晶水分别为18.4%和10.1%,结晶水的存在也会妨碍金的溶解。通过低温氧化焙烧(缎烧),可使碳酸盐分解生成CO2逸出并脱去结晶水。
通过氧化焙烧,可改变精矿的物相和结构,自然金因失去载体矿物而充分暴露出来,更易于浸出。它不但可加快金的浸出速度、提高金的回收率,也可降低***消耗。
矿浆浓度、温度和压力
应用酸性***液浸出金、银的作业通常是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试验也证明,金、银的初始溶解速度随作业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但温度的提高会使溶液中***的氧化速度加快,而使金、银的溶解速度随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当温度升高至100℃左右时,***会剧烈氧化而失效。故***提金的作业温度主要取决于***的稳定性,尽量减少***在浸金过程中的损失。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在低于或等于25℃的条件下进行。但也有人认为,这一温度上限不一定是好的,且据R.G.舒尔策的研究,德国SKW公司的方法是将矿浆加热至40℃,以加速***的氧化,并通入适量SO2以控制矿浆中***总量的50%保持er硫甲脒状态。它可使***达到大的溶解速度,***的消耗量也可降至0.57kg/t(矿)。
浸出矿浆的浓度通常采用固液比1:2,但当处理含大量矿泥的粘性氧化矿浆时,也可将固液比适当提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