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投入运行可很好地解决剖面水体观测技术难点,从而为建立涵盖海洋大气、海洋表层、剖面水体和海底的全尺度观测体系弥补了关键一环。
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于2017年11月开工建造,历时五个半月完成主体建造,海洋浮标,并经历了连续3个月的智能绞车与剖面观测系统的近岸拷机和调试工作,整套系统稳定工作后顺利完成布放。
两套海啸浮标分别布放在南海的海啸监测预定站位,声纳浮标,站位水深4000米左右,目前运行正常。浮标的水下单元采用了新技术,监测精度较以往有显著提高,能监测到因海啸造成的5毫米海平面抬升。一旦发生由海底***引发的海啸,浮标可监测到极微弱的波动,会立即通过***,实时将数据传送到南海分局浮标数据接收中心和***海啸预警中心,浮标,有望为我国大陆、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周边沿海***赢得2小时左右的预警和疏散时间。
“中心目前能够实时接收海洋水质、海洋气象和海洋水文3大类中21种要素监测信息,弥补了传统走航式监测的诸多不足,这些都得益于海南岛近岸海域监测浮标实时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周涛主任介绍说。据了解,该项目于2017年1月启动,一期工程已经完成验收,开始运行。二期工程已于今年6月启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