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半年在偏北向季风的吹掠之下,感热交换和强烈的蒸发,使海洋的失热更加剧,涡动和对流混合的增强,可使这一过程影响到更大的深度。渤、黄海的全部以及东海的大部分浅水海域,混合可直达海底,在深水区也可达100m乃至更深,致使这一上混合层内水温的铅直向分布极为均匀。这种状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因海区而异,一般是由北向南递减。渤海可持续半年多(10月~翌年4月),黄海缩短至5个月(12月~翌年4月),东海北部4个月(1月~4月,图3),到东海南部,则只有3个月。

黄海表层盐度的分布,既与沿岸流系的盛衰有关,也受黄海暖流及其余脉的强弱进退所左右。冬季,随着黄海暖流的增强,高盐水舌可一直伸入黄海北部,盐度可达32.0,济州岛附近高,可达34.0以上。此季节,也正是鲁北沿岸流、西朝鲜沿岸流、苏北沿岸流以及“黄海冷水南侵”强盛之际,因而近岸盐度多在31.0以下,鸭绿江口外可低于29.0。至夏季,黄海表层盐度普遍降低,中部大部分海域降至31.0以下,鸭绿江口外,可降至28.0以下。长江冲淡水不仅影响黄海西南部,低盐水舌甚至可影响到济州岛附近

根据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沿岸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严重***,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除了远海海域因离岸较远而环境良好以外,沿岸和近海海域已有相当部分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普遍下降。在一些重要河口、港湾水域,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大为降低,赤潮频发;许多典型生态系统面积急剧缩小,自然景观不断***。港口淤积、航道萎缩、海岸侵蚀以及风暴潮和台风灾害等问题也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日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