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酸碱度(PH)、溶解氧、电导率、浑浊度、水温七项指标实时监测。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传输至服务器接收终端。
浮标上部设有6块太阳能发电板,可实现蓄电池续航30天以上,同时在浮筒两侧设有竖直活塞式巨型管和分布式监测探头,放置多参数水质仪等监测设备。
监测人员可以通过浮标及时掌握流域的污染源动态变化情况,提前做出预警判断,及时精准进行应急处置。
当采用单个GIB 时,获取水下目标与GIB 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可采用超短基线水声***方法,或由连接浮标与水下目标的拖缆的形态进行计算得到。用理论方法计算拖缆形态需要根据拖缆的流体动力特性, 结合拖缆自身的重力、张力和求解边界条件等解算平衡方程。此方法要求水下目标在定深下保持一定速度稳定航行,才能保证理想的求解条件,并且拖缆在复杂的海洋(或湖泊)环境下其水动力计算存在较大误差。
记者从大学获悉,该校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太阳能物联网水质监测浮标。该监测浮标以太阳能为动力源,能够长时间监测水质变化,同时采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可以实现远距离、实时监测水质。
水质监测被称为水资源保护的“眼睛”。国内水质自动监测站大多采用太阳能浮标形式,但结构复杂、成本很高,难以推广,且只能监测水温、溶解氧、pH值、电导率、浊度5种水质参数,不具有生物毒性监测功能,漏报率很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