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洋盐度分布与水量平衡的关系,赛场监测浮标,早已为人们所熟知,黄、东海水平衡问题也已有研究,至于大陆径流、河口冲淡水对海洋盐度分布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渤海的盐度,在四个海区中低,湖泊监测浮标,年平均仅30.0,海区东部至渤海海峡略高,平均可达31.0,而近岸区域则只有26.0上下。盐度分布的变化,与沿岸水系的消长关系密切。例如:冬季沿岸水系***之际,等盐度线便大致与海岸相平行;而夏季入海径流增大之时,河口附近大片海域的表层盐度常常低于24.0;在辽东湾顶,可低于20.0;黄河冲淡水影响则可及渤海中部。
由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编制的首份《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2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称我国部分海湾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近海海域污染范围过去10年间扩大了近1倍,已超过16万平方公里。此外,长期过度捕捞已经导致了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严重退化。
报告指出,我国近海海水质退化,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突出,目前赤潮每年发生达60余次。海洋水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食用水产品造成的民众***甚至***事件时有发生。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欠佳,以过度捕捞为代表的对海洋物种的过度利用而直接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物种***问题十分严峻。目前处于严重***状态的鱼类包括:***鱼、小黄鱼、带鱼、红娘鱼、黄姑鱼、鳕鱼、鳐类等,只有中小型的中上层鱼类和头足类尚可捕捞。
夏季,各海区密度普遍降低,渤海中部的密度超量降至19.0~20.0,海湾和河口附近降得低,的在东海长江口附近,海洋监测浮标,可低于10.0。
密度的铅直向分布,与海水层结是相应的,一般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也不排除在特殊海域或特定季节内,会出现特殊的分布。在秋、冬季海面降温增盐剧烈之时,会导致海水层结不稳定,发生对流混合,***终使对流层内密度分布均匀,浅水海域则从表至底完全均匀。
春、夏季节,相应于温、盐跃层,监测浮标,也会形成密度跃层,在渤、黄海和东海北部,季节性的密度跃层,与季节性的水温、盐度跃层,往往是“生消与共”的。
海洋中等密度面的分布,并非总能与等势面重合,尤其在黑潮等强流海域,因与地转偏向力相适应,等密度面的倾斜更为突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