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编制的首份《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2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称我国部分海湾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近海海域污染范围过去10年间扩大了近1倍,已超过16万平方公里。此外,长期过度捕捞已经导致了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严重退化。
报告指出,港口航道浮标,我国近海海水质退化,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突出,生产航道浮标,目前赤潮每年发生达60余次。海洋水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食用水产品造成的民众***甚至***事件时有发生。
报告指出,航道浮标,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欠佳,以过度捕捞为代表的对海洋物种的过度利用而直接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物种***问题十分严峻。目前处于严重***状态的鱼类包括:***鱼、小黄鱼、带鱼、红娘鱼、黄姑鱼、鳕鱼、鳐类等,只有中小型的中上层鱼类和头足类尚可捕捞。
就全年而言,中国海海面热通量代数和为负值,这就意味着总效应是海洋失热。然而,中国海各海区年平均海面水温并未逐年下降,究其原因就在于,海区三维全热量平衡中,还有重要的一个分量—热平流—在起作用,这就是强劲的黑潮暖流不断地向中国海实施平流热输送。每年黑潮输入东海的水量,约为长江年平均径流量的1000倍,其流入和流出东海的水温差,冬季可达(3~10)℃,通过平流而输入东海的热量之大,显然不能低估。通过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输入南海的热量亦相当可观。正是这巨额的热平流,大体上抵销了海面的失热,才使得各海区年平均水温大体不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