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学院海仪所海洋气象监测浮标稳定运行为监测台风“玛莉亚”做贡献 | 为我国台风预报模式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海洋知圈 7月12日
根据***海洋预报台和***气象台消息,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于2018年7月4日晚上在关岛以东洋面生成,固定浮标,之后迅猛增强并迅速成长为很强的台风。于11日9时10分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自然资源部也于7月9日发布今年首先海洋灾害红色预警,全自动海洋浮标,启动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此次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通过2017年度修购专项采购并研制的多参数感应耦合垂直剖面综合观测浮标系统是海洋观测科学从水面观测走向水体剖面观测的有效技术手段,该系统既满足科学研究对海表、海气及其相互作用的观测需求,又通过***的水下感应耦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剖面水体中水温、电导率、深度、浊度、叶绿素、溶解氧、pH等多参数要素的长期、定点、连续、实时观测。
至此,浮标,海洋研究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在山东省科学院仪器仪表研究所、上海海洋气象台等相关单位的协助下,经过近16个小时的海上艰苦工作,终于赶在“安比”台风来临前将国内首套具备近海剖面观测和智能观测能力的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布放至预定海域。第10号台风“安比”也于2018年7月22日如期来到浙江近海,内河浮标,开始影响我国近海,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像哨兵一样,开始了上岗后的重要数据观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