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库存压力加大
近几周,华东港口乙二醇计划到港量维持高位,每周计划到港船货均在20万吨以上,6月29日当周计划到港船货更是达到31.18万吨,由此导致港口库存量持续处于130万吨左右的高位。进入7月,乙二醇计划到港船货压力不减,港口库存量也进一步提升至140万吨水平。华东港口到港船货存在较为严重的滞港现象,在后期计划到港船货未有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华东港口乙二醇库存还将继续维持高位。
总之,下半年,乙二醇产能投放压力巨大,而需求却难以跟上步伐,乙二醇供需矛盾加剧。华东港口乙二醇到港船货维持高位,港口库存去库拐点迟迟未现,乙二醇库存压力大。
乙二醇的终端纺织、服装行业较为依赖出口,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服装行业受到了的冲击。3—5月,国内服装出口额为221.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3.62亿美元。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服装出口进一步下滑,将会降低对化纤产品的需求。
虽然夏装消费临近尾声,但由于瓶片消费良好,目前聚酯尚能维持在87.92%相对较高的开工负荷。不过,目前有多家聚酯企业计划检修,后期聚酯的开工负荷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对乙二醇的需求将会走弱。
综上所述,第二季度以来,乙二醇反弹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价格走强所致,但随着国际价格滞涨,此前支撑乙二醇价格上涨的动能衰竭。与此同时,国内乙二醇开工负荷上升,进口居高不下,库存创历史新高,供应压力不断加大。此外,受疫情的影响,终端服装出口持续下滑,聚酯需求下降。在这种状态下,笔者认为,供需将逐渐成为影响乙二醇价格的主导因素,由于供大于求呈现持续恶化态势,乙二醇价格将会继续走弱,检验3100元/吨的前期低点支撑。
乙二醇库存拐点难以出现
因公共卫生事件国外需求不佳,以及美国新增产量的释放,进入2020年国内进口量得到了大幅的增加。而国内2-3月份的聚酯负荷大降导致库区积累了大量的乙二醇,在2-3月份国内乙二醇进行了大量累库之后累库速度有所放缓,截止到7月2日国内乙二醇库存已经达到135.0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目前港区库容有限,主港出现大量的滞港现象,主港滞港普遍在7天左右。结合目前的发货节奏看,港区库存拐点短期难以实现。
国际的强势表现拉动及乙烯价格的大涨,目前乙二醇各工艺市场毛利出现亏损状态,乙二醇的市场估值偏低,中长线来说,对乙二醇持偏乐观的态度。然产业角度并不乐观,虽然国内的产量回归不及预期,但需求端的悲观预期及高库存的压制,短线乙二醇仍将承压。
国际表现强势带动下近期商品延续偏强格局,然终端订单情况不容乐观,且进入夏季织造有降负的预期,近期聚酯端促销情况不佳,面对不断上涨的库存压力,聚酯端有较强降负预期,需求不佳的情况下乙二醇或将继续承压。
订单情况不佳,聚酯端再次累库
进入夏季织造端因天气原因主动降负,且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内需外贸订单情况不甚理想,另外因前期的抄底行为,目前织造的原料库存偏高,多重因素制约下,近期织造端的采购热情不佳。近期聚酯端月底促销效果并不理想,工厂的成品库存不断攀升。其中长丝的加权库存已经达到22.8天,处于相对高位。短纤跟切片的库存虽然处于中性,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累计。库存压力的体现或将对聚酯负荷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本已偏弱的乙二醇市场再次形成压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