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表观密度一般比然河砂大; 机制砂颗粒尖锐, 多棱角, 表面粗糙, 细度模数多为3. 0以上, 宜控制在2. 8~3. 3之间, 与机制砂相比, 天然砂颗粒浑圆, 表面光滑, 天然中砂细度模数多为2. 5~3. 0, 级配较好,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十分有利,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稍差, 大于 2. 5mm和小于0. 08mm的颗粒偏多, 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 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机制砂母材不应具有碱集料反应活性, 不宜低于80MPa。但是, 机制砂的缺点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碎砂设备、合理利用砂中含石粉量、调整砂率, 以及选用合适的外加剂等措施来克服。
机制砂与天然砂的对比
众所周知, 机制砂是在天然砂资源逐渐匮乏之后产生的,机械制砂设备卖点, 其表面粗糙, 多呈灰白色或黑色, 是由新型制沙机经过破碎、筛分制成的, 粒径小于4. 75mm的岩石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岩和风化岩的颗粒。与天然砂相比, 机制砂有如下优势:
1)利用废弃资源, 摆脱了天然砂短期内不可循环限制性。
2)具有固定的法人代表和经营场所, 不会造成生态景观的不可限的***。
3)由于生产场所稳定砂的生产原料稳定, 而且新型制沙机的生产可以保证机
制砂的颖粒级配、细度、形貌等可控可调性。
4)机制砂所含的石粉完善了75微米以下的微细颗粒级配,机械制砂设备特点, 提高了机制砂的
品质,机械制砂设备布局, 另外, 还可以根据矿物成分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母岩生产。
机制砂与天然砂的区别:
机制砂中含有的石粉和泥的粒径虽然小于0. 075mm, 但是他们的成份不同, 细度相差也较大。泥颗粒大多小于0. 016 mm, 而石粉颗粒大都在0. 016~0. 075 mm之间。泥吸附在砂的表面, 妨碍砂与水泥的粘结; 而适量的石粉可填充在水泥、细砂的空隙之间,菏泽机械制砂设备, 增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加强机制砂的级配、石粉含量和压碎指标的抽检频率, 进一步保证机制砂的质量;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 为能除去大部分石粉,往往将 300 um以下颗粒清除了大部分, 从而造成机制砂颗粒级配不好, 细度模数偏大的问题, 加之机制砂棱角多, 表面粗糙,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很难满足其工作性要求, 可将之和天然河砂进行掺配, 以填充颗粒级配的中间部分, 使机制砂细度模数和级配符合规范要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