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球磨机大齿轮齿面磨损的方法:
正确的安装检修与后期维护
细致的安装检修工作是保证大齿轮正常运行与减少磨损的重要环节。
在齿轮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大小齿轮的顶隙、跳动、接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保证大小齿轮的啮合精度;安装时还要考虑球磨机负荷下工作挠度变形的影响,计算出进出料端的标高差、并保证运转时满足啮合精度,避免偏载;装配小齿轮时宜采用压入法,防止因热装使小齿轮退火、齿面硬度降低而过早磨损,使啮合精度下降而影响大齿轮,当小齿轮磨损到限后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因啮合间隙过大导致冲击负荷;换小齿轮时可进行人工打磨或喷丸处理,以降低齿轮粗糙度;大齿轮磨损到限后,可根据磨损的情况进行修复再利用,这样能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节省材料费用支出;对于普通齿轮可采用大变位法修复,对于大变位齿轮可采用大压力角修复法。而且无论球磨的***终产物是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还是非晶相都涉及扩散问题,而扩散又受到研磨温度的影响,所以温度也是影响球磨机产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定期巡检,日常维护工作对于齿轮运行也十分重要,如定期检查喷射系统的稳定性,齿轮啮合面的温度等,对于大齿轮每一到两年可完全清洗系统,确保系统畅通灵活,适时清除残留在齿面的积垢,从而延长大齿轮的使用寿命。
在选矿球磨机的干法生产过程中,入磨物料的水分大小对磨机产量和操作有很大影响,物料水分过大,使喂料时间有所延长,从而影响喂料的均匀性,不利于磨机的正常操作;磨内的高温使水分受热蒸发,与细粉一起黏附在研磨体和衬板上,形成一个缓冲垫层,严重时还会结成相当结实的磨内物料圈,阻碍物料流通,降低研磨效率,往往导致选矿球磨机循环负荷巨增,出现“饱磨”现象。配置旋流器,在无自然高差的情况下,都需要渣浆泵将球磨机的排矿扬送给旋流器,特别是旋流器与一段磨机形成闭路磨矿流程,旋流器沉砂需要返回一段磨机。根据相关的经验资料,入磨物料综合水分控制在1.5%左右比较科学,若综合水分增加1%,磨机产量会降低8-10%,当水分大于5%时,磨机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应在选矿球磨机前布置烘干设备,从严控制入磨物料的综合水分,以达节能、高产的目的。
你知道棒磨机都有哪几种排料方式么?
1.中心卸料
这种结构出料端的棒磨机是把物料由卸料弊板排出后,经叶板提升沿卸料外壁送到空心轴内的卸料锥形套内,在经椭圆形孔进入控制筛,物料成品从罩子底部的卸料口卸出。罩子顶部装有和收尘系统相通的管道。
2.边缘卸料
棒磨机将通过卸料弊板后由提升叶板提升到螺旋叶片上,再由会转的螺旋叶片把物料输送至卸料出口,经控制试溜入卸料漏斗中。棒磨机内排出的含尘气体经排风管进入收尘系统。
3.中间卸料
棒磨机的粗磨仓与细磨仓之间专门设有一个卸料仓,与粗磨仓用隔仓板隔开,在卸料仓出口处的筒体上有椭圆形卸料孔,筒体外设密封罩,罩底部为卸料斗,顶部与收尘系统相通。物料都是从中间排出。
球磨机“跑粗”的主要原因是粗磨仓的能力过强、细磨仓的能力不足。粗磨仓粉磨能力显著高于细磨仓的原因有:
1、若由于粗磨仓研磨体装载量过少、钢球的直径太小或细磨仓研磨体填充率比粗磨仓低得太多,应增加研磨体装载量,调整研磨体级配,增加大球的配比,或适当提高细磨仓研磨体的填充率。
2、若由于喂料量过多,或短时间内的喂料量猛增,在操作中应尽量保证喂料量与仓的粉碎能力相适应,并防止喂料量突然增大。
3、若由于隔仓板篦缝间隙过大,可用电焊把钢筋焊于缝隙过大处
4、若由于隔仓板损坏或掉落,研磨体窜仓,应更换或装好隔仓板,并分选混淆的研磨体。
5、若由于入磨石灰石粒度过大,应缩小石灰石粒度,在未解决石灰石粒度问题之前,适当增大一仓钢球球径,或暂时压低喂料量。
6、若由于一仓有“饱磨”现象,致一仓粉碎能力大减,应消除并防止“饱磨”问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