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综合布线不像修桥修路,线缆敷设的效果不是在表面上能看出来的。请杨黎明先生谈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布线质量的测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杨黎明:自2002年TIA和ISO 6类标准相继颁布后,对于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测试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随着我们国标6类的安装设计和测试验收标准加快制定步伐,整个市场会掀起一股认证测试的热潮。实践越多,会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为了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地理解认证测试,保护他们的***,因此推广正确、公正、科学的验收方法十分必要。有些厂商推出了无适配器的测试方案,原理是参照光纤测试方法中设置参考值的做法。从理论上而言,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但如果从实际情况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问题了。如果去看这些厂商的仪器说明书,他们会要求你使用好的跳线来进行参考值的设置。那么什么是好的跳线呢?是按照ANSI/TIA/***-568-B.2-1和 IEC61935-2 for Patch Cord Testing.标准测试过的呢,还是你自己认为是好的跳线呢?而他们的销售人员又在现场演示,使用受过损坏的跳线并不影响***终测试的有效性。真的如此吗?
ANSI/TIA/***-570概要
美国国内标准委会(ANSI)与TIA/***TR-41委会内的TR-41.8分委会的TR-41.8.2工作 组于1991年5月份订出ANSI/TIA/***570的家居布线标准,并于1998年9月,潍坊综合布线价格, TIA/***协会正式修定及更新家居布线的标准,并重新定为ANSI TIA/***-570A-家居电讯布线标准 (Residential Telecommunicati*** Cabling Standard)。
合理选择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千兆位以太同标准的出台,布线厂商也相继推出支持千兆位以太网的“超5类”、“6类”甚至“7类”布线系统。推出***的产品固然是件好事,但用户不要被厂商冲昏头脑,在选择布线产品时应冷静地考虑一下,是否需要如此好的系统。
① 5类和超5类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千兆位以太同的传输要求,而且不管是155Mbit/S或 622Mbit/S的 ATM还是干兆位以太网,目前也只能作为网络主干使用;而对于真正到终端的水平系统,恐怕目前国内的用户很少有人能使用上真正独享的10Mbit/S速率,大多数局域网仍采用共享10Mbit/S速率的连网方式。所以当用户有一天真要在水平到终端的系统中以1000M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时,恐怕6类系统早就过时了。即使某些用户现在马上就需要1000Mbit/S传输速率,也不过是用来传输一些多媒体信息(即语音、数据和图像),这实在有些“大材小用”。目前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应用(例如VOD、电视会议等)在25Mbit/S的ATM和10Mbit/S的以大网上即可实现,很难想象用户现在还会用1000Mbit/S。的速率传些什么。
② 6类、7类的标准还未正式出台,6类系统的安装规范和方法目前也没有形成,更重要的是有关6类或7类系统的测试规范和方法还没有。目前普遍使用的测试设备仍是基于100MHZ的5类系统标准,所以即使用户在工程中采用了6类产品,也无法知道所采用的布线系统是否符合6类系统要求。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算是6类产品,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③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钢缆终将被淘汰,淘汰的主要原因就是带宽、传输距离以及电磁波扩散和干扰问题,而替代它的将是光纤甚至未来的某种传输介质。有资料表明全光纤网已在美国兴起,10Gbit/S的以太网也已经在实验室中诞生了。无论是对厂商还是用户来说,全光纤的局域网都将会更具吸引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