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类物质粉尘具有爆性
消防人员介绍,7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性:粮食(如面粉、淀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如棉花);金属(如硅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等);煤炭;林产品(如纸粉、木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合成材料(如塑料、燃料);部分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爆燃烧事故。
与可燃性气体爆相比,粉尘爆力也更强。粉尘燃烧的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不断释放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并由此产生冲击波,一旦发生爆,其威力惊人。
据相关实验表明,气氛渲染类的彩色淀粉往往以烟雾弥漫的效果喷向人群,颗粒极细,具有极高的爆概率;爆后产生震动,将地上的可燃粉末再度扬起,引发第二波、第三波的爆;粘在皮肤、衣服上的彩粉容易在热爆中起火、贴身燃烧,引发的灼伤比一般的爆更严重、范围更广。
强化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建立指挥调度平台,提请***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将安监、城建、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社会应急联动单位全部纳入其中,构建信息共享、反应迅速、综合协调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以分权定责的法定方式,落实***、部门、消防、企业在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的职责任务,明确各应急联动单位的调集权限、联络方式,确保一旦突发灾害事故,安全网贯穿测试仪定制,能时间响应,时间协同作战。加强合成作战训练,定期开展多部门、综合性的应急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在石油化工密集区建立起大消防、大演练、大救援格局。
预防对策
要减少和防止安全帽后脑部位穿刺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安全帽后脑部位耐穿刺性能***差这一致命弱点加以改进。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强度方面考虑,除安全帽顶部外,还应增加后脑部位的局部强度(如局部加厚),使之有足够的强度可以防止棒状坠落物瞬时击穿安全帽,一击不穿就可以使坠落物改变方向脱离头部弹开,避免和减少头部穿刺事故;从结构方面完善帽体后脑部位的外形(如增加曲率或加筋),使之与坠落物接触时具有容易向外滑移的功能;从改善安全帽的材料方面,使其即使不增加厚度,也具有足够的防穿刺强度;在安全帽标准中增加对后脑部位防穿刺性能的检测项目,修订现行的判定方法,将安全帽穿刺锥穿透安全帽后的距离限制在小水平间距5mm以内,或者严禁穿刺锥穿透安全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