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式换热器在工厂中应用非常的广泛, 从板式换热器的发展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出,每一次的改进***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介质之间的换热效率。 板式换热器的用途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但是板式热换器技术有哪些延伸呢?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防腐技术。近年来,各国在换热器防腐领域的研究和设计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比如阳极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新型防腐是材料的应用等都为这类换热器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另外,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换热的防腐蚀性能。
2、大型化与小型化并重。随着成套装置的大型化,换热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微电子,航空航天、、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场合的特殊要求而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3、强化技术。各种新型、***换热器逐步取代现有常规产品。电厂动力效应强化传热技术,添加物强化沸腾传热技术,通入惰性气体强化传热技术、滴状冷凝技术、微生物传热技术、磁场动力传热技术、纳米流体传热技术等将得到研究和发展。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与别的换热器相比显而易见: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易维护。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并且不像管壳式换热器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的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地接触到换热板的表面,拆装方便,便于清洗。体积小重量轻,在狭小的空间易安装。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择方式。
单板面积的选择:
单板面积过小,则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多,也即使占地面积增大,程数增多(造成阻力降增大);反之,虽然占地面积和阻力降减小了,但难以保证板间通道必要的流速。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站更应该注意此问题。

传热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波纹板片经过一次约束成型,合理的波纹规划增加了板片有用传热面积,使流体顺波纹经过期构成湍流,强化了传热进程。每块板片作为一个传热面,在密封垫的作用下,板片的两边别离有冷热介质经过,进行换热。
板式换热器传热板片主要有三种:突起状板、渡纹板和人字型板, 在供热领域人字型采用较多。在低流速即0.15~0.85m/s下就能激发湍流流动状态,而且在板片两侧传热系数很高,据有关资料介绍,板式换热器在雷诺数大于50~200,此时传热系数对水一水换热为15000~21000K/㎡·h·℃, 两列管式仅为3200~6300K/m h·℃, 由数据表明, 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是列管式的2~4倍,而此时压降蓿近。
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小。板式换热器的板材一般采用不锈钢板或钛板等合金钢板,一般板厚仪为0.B~0.9mm,由于板壁薄,使板壁的热阻减小。当然也跟板阉发生强烈的湍流有关,致使换热器表面污垢热阻小。
根据不同的负荷,可把一个流通的板片数和程数相结合起来,所以板式组装灵活。如果采用中闻连接板或中间隔板,可一个台架上装几个换热器, 运行不同的负荷, 这样可以减少系统中管线、阀门配件等设备,对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占地面积都有益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