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管壳式换热器型号货真价实“本信息长期有效”
作者:山东旭辉2020/10/19 22:48:25








卧式换热器折流板布置问题

卧式冷凝器的介质为气、液共,折流板应左右布置,并在折流板的底处开通液口。有的设计者在这种情况下,将折流板的缺口上下布置是不合适的,缺口上下布置时,不利于冷凝液的排出。特别当冷凝液液位高于上置折流板的下缺口时,会形成液封,阻碍蒸汽流动,影响设备传热和运行。如果带有支耳的设备设有膨胀节,设计时要注意螺栓孔中心圆直径大于膨胀节外形尺寸(先跟结构***沟通,咨询一下梁的尺寸,然后确定螺栓中心圆直径尺寸),保证设备顺利安装。

应注意核算管板的扳手空间是否足够

固定管板延长部分兼做法兰的换热器,当壳程压力很高,管程压力比较低时,如管程选用压力等级较低的设备法兰则螺栓圆直径很小,而此时壳程筒体很厚,这样可能导致扳手空间不足,紧固件组装困难。







管壳式换热器虽然在换热效率、紧凑型和金属材料的消耗量等方面不及其他新型换热器,但是它具有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应性大、材料范围广等优点,因此仍然被广泛地应用在炼油、化工和石油化工及其他行业里。

管壳式换热器按管板和壳体及其配合部分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涵式、釜式、高压绕管式及管板式等几种。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已推出了新型的换热器,如折流杆换热器和新结构换热器等。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如压力、温度、壁温差、结垢情况,流体性质及检修与清理等。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及比较来选择某一种合适的结构形式。








这类换热器的特点是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管间和管内;管束膨胀不受壳体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故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基本结构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温度≤450℃,压力≤6.4MPa。但这类换热器的结构复杂、造价高、笨重、材料消耗大,而且由于浮头端在壳体内,操作中无法检查,所以在制造和安装中要特别注意密封,以免发生内漏。

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与管束间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一种介质易结垢时,让它走壳程;两种介质都易结垢时,则一般让高压介质走壳程。这样,管侧容易清洗,而且管侧走高压介质造价可以降低。






我国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和较好的设计制造水平。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技术监督局在1989年颁布了***标准《管壳式换热器》,标准号为GB151-1989,又先后于1999年和2012年两次修订,标准号分别为GB151-1999和GB151-2012。新一次修订,标准名称由1999年版的《管壳式换热器》更名为《热交换器》。此变化意味着该标准将作为热交换器的基础标准,提出热交换器共性的通用要求,通过标准引用的方式构建热交换器标准体系。GB151《热交换器》规定了非直接受火管壳式热交换器及特定结构形式热交换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要求。要点4:当换热器封头或管箱端设置拆卸吊柱时,管道应避开吊柱活动范围。




商户名称:山东旭辉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