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石牌坊的历史文化
作者:嘉祥瑞园石牌坊厂家2018/4/3 7:18:25

“公生明”石牌坊的历史文化

【摘要】1991年,在*********保护单位——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前的甬道上,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的“公生明”石牌坊,不久便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而成为了直隶总督署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历***的总督衙门里是否有“公生明”石牌坊呢?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保定直隶总督署建“公生明”石牌坊是一种错误的模仿。

石.jpg石牌坊374.jpg石牌坊

在*********保护单位——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前的甬道上,矗立着一座四柱三间的牌坊,牌坊南面书写“公生明”3个大字(图一),北面写“尔俸尔禄,***,下民易***,上天难欺”16个字。为什么保定直隶总督署有这么一座牌坊呢?原来是在1991年,据《清代直隶总督与总督署》一书所言“一般官府衙门的大堂前均有这一设施”[1]而修建的。该牌坊建好不久,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成为直隶总督署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历***的总督衙门里是否有“公生明”牌坊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

石牌坊150.jpg石牌坊148.jpg石牌坊

一、 戒石的源流

衙署里所立的牌坊,其目的是告诫官员,所以也称“戒坊”,或称“天语坊”,是由“戒石”发展演变而来的。据记载,隋朝的何妥在任龙州刺史时,曾写了一篇《刺史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后来将其刻在石头上,立于衙门大门之外[2],这是官府将戒铭立成碑碣的开始,也是我国历******早的“戒石”。到了唐代,玄宗李隆基为了规诫各州刺史,写了一首《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的古诗,全文是: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贤能即俟进,黎献实伫康。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讲学试通论,阡陌劝耕桑。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讼狱必有情,教民贵有常。

恤茕且存老,抚弱复绥强。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石牌坊

这首五言古诗的意思是要求***吏要廉洁奉公,爱护百姓。故有人认为这首诗即是我国衙门“戒石铭”的始作俑者。但是,还有人认为五代时的后蜀孟昶才是“戒石铭”的原创者,因为在后蜀广政四年(941年),他为告诫***员秉公理政,亲笔书写了《令箴》颁布***,其文曰: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

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归。

宽猛得所,风俗所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上天难欺。赋与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为尔戒,体朕深思。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又将其中的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上天难欺”16个字,御笔颁发给各郡县,刻在石头上,立在官衙厅堂的南面,告诫官员要以民生为重,不要贪腐欺压百姓,这就是所谓的“御制戒石铭”。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赵构向***各郡县正式颁布这16个字的“戒石铭”,并将其换成大书法家黄庭坚的书体,规定各郡县将“戒石铭”放在衙署大堂***,让长官们在审案时,目光不离开这16个字。从这时起,“戒石铭”的内容及书法就固定下来。到了元代,大概是因为衙署大堂立块大石头碍事,于是将其移到了大堂之前。明代又在“戒石”上面盖了个亭子,名曰“戒石亭”,并移至大堂前的甬道上。至清康熙皇帝时,又令各州县将“戒石”移至大堂公案之前,正面改刻成“公生明”3字。清中期以后,再将“戒石”改成牌坊,并移至大堂前的甬道上。因牌坊前面有“公生明”3字,所以称之为“公生明牌坊”。有的衙署将“公生明”换成“圣谕”,故又叫“圣谕牌坊”。

二、“戒石”是针对府州县官员的

如果认为“戒石”始于何妥的《刺史箴》,那么当时所警诫的对象应该是何妥自己以及所辖的官员。何妥的官衔是“刺史”(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府),毫无疑问,所针对的***多是与自己平级的“刺史”和下属的***吏,也就是郡、县两级,而不会指向高于“刺史”的***官员。唐玄宗李隆基的《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诗,则明确了是赐给刺史一级官员的。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代代相袭,形成了传统。也就是说从“戒石铭”产生那一天起,历经千余年,其所针对的对象均是府州县地方长官。在《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3]一书中,有数十幅古代府州县衙署建筑的插图上就有有关“戒石铭”的标记,如南宋景定《建康志·府廨之图》中的大堂前甬道上就标着“戒石铭”3字,明嘉靖《霸州志》中的州衙大堂前的甬道上有“戒石亭”,在清康熙《嘉定县志》的县衙大堂前一个亭子内则明确标出“公生明”3字,而清嘉庆《合肥县志》的县衙大堂前的“戒石”牌坊已成了“圣谕”二字;至清光绪《赣榆县志》的县衙仪门后大堂前就是一座四柱三间的“公生明”牌坊了(图二)。显而易见,从宋朝开始,府、州、县各级衙门内都建有“戒石铭”,“戒石铭”只针对府州县级别的地方长官,千余年来,从未改变。

那么,“戒石”为什么仅对府州县官员?其实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吏治息息相关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中,有一整套庞大而完备的封建官僚体系,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防止各级官员因***腐化而使官僚机器运转不灵,都将吏治作为***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而吏治的基石在哪里?用清朝雍正皇帝的话来说,“吏治之本在州县”[4]。州县长官虽然品级不高,但所做的工作却十分重要。他们是***基层的官,是与老百姓***贴近的官,是“亲民之官”[5]。凡与老百姓利益攸关的贡赋狱讼等等,都是由州县官员具体办理的。一个好的州县官可以使老百姓获利,而一个坏的州县官则可以使老百姓遭殃。乾隆皇帝一登基便发了一条上谕说:“各省州县,与民***亲,凡大小案件,无不始于州县衙门”[6],再次强调了州县长官的重要性。所以州县长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封建统治的稳固。而郡府的长官又是州县官的上司,凡州县官所承办之事,郡府长官都负有专责,郡府长官应该成为州县长官的表率,才能够“承流于上,宣化于下”[7]。

在一座庞大的官僚机器中,州县长官好像是这座机器中的螺丝钉,如果这一个个不起眼的螺丝钉生锈或松动了,都可以造成整座机器转动不灵,甚至发生巨大的事故。而处于封建社会基层的州县官员,如果依法守法,清明廉洁,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封建政权的基础才算牢固。相反,如果州县长官都不是亲民之官,而是害民之官,就会迅速激化***矛盾,直接影响到封建政权的巩固,这是历代统治者都不愿看到的。

三、从总督署大堂功能看“牌坊”的有无

自从有了“戒石”以来,其所处的位置就未离开府州县的大堂,即使有所变动,也是以大堂为坐标而移动的,其目的就是让正襟危坐于大堂上的长官时时看到,以便警示他们要秉公***。可是总督衙门大堂的功能却与府州县衙门的大堂不同,因为总督一般并不直接审理各类案件,其 “大堂是总督举行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地方,如承接谕旨、释发奏折、秋审过堂、皇帝、太后、皇后的生辰吉礼朝贺”[8]等等,就是说总督日常并不在大堂上办公,而是另有其他办公的地方。如果总督署大堂前矗立着“公生明”牌坊的话,就其大堂的功能而言,与修“戒石”的初衷是相悖的。《清代直隶总督与总督署》一书却认为总督署大堂前有座“公生明”牌坊,“总督坐堂理事,即可见此牌坊,以警戒自己谦恭尽职,公正廉明”[9]。这无疑降低了总督的职能,改变了总督大堂的功能,难道让一品大员的总督如同州县长官一样坐堂审案?遗憾的是,清代8座总督衙署均未留下有关总督衙署建筑布局的资料,这就使我们见不到有关“戒石”的直观证据了。但从清同治重修《成都县志》中看到了两幅尤为难得的绘图,一是“将军衙门”,二是“都统衙门”(图三),清代将军、都统与总督级别相当,都是从一品,其图中都没有“公生明”牌坊,这或许可作为总督衙署建筑中没有“公生明”牌坊的一个旁证。2011年7月24日《保定日报》文史版上发表了一幅1902年直隶总督署大门的珍贵照片,从大门向里望去,如果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到仪门后面有“公生明”牌坊的影子,由此可证直隶总督署内是没有“公生明”牌坊的(图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目前仅存的几座古代衙署而言,如河南南阳的府衙、山西霍州的州衙、河南内乡的县衙、江西浮梁的县衙等,它们的大堂前都应该有一座“戒石坊”之类的建筑,而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内不应当有“公生明”牌坊。当然,不仅仅是直隶总督署内,就是其他7座清代总督署衙门内也不应有“戒石坊”之类的建筑。若总督署衙门里建“公生明”石雕牌坊,则是降低总督的职能,改变总督大堂功能的一种错误的模仿。保定直隶总督署作为我国现存的***省级衙署,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对它所有的建筑复原都应进行科学论证,以传播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

商户名称:嘉祥县瑞园石雕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