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编钟变现代乐器
烟台豪特乐器有限公司联合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经过6年多时间,投入2300万元,研制出以曾侯乙编钟为基础,运用计算机集成控制科技、借助通用键盘界面的新编钟。新编钟有64件套、36件套等不同形式。其中,64件套新编钟重约3吨7左右。为让更多的人认识编钟,烟台豪特乐器有限公司同时推出车载型新编钟,用于户外演奏,移动起来也比较方便。
2月18日举行的“新编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上,以***学部***、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院士为组长的十名***学者一致认为,传统结合现代、艺术联姻科技,新编钟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代表性成果。其独特的“中国声音”,将开辟“服务当代、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新渠道。新编钟保持了曾侯乙编钟形制、纹饰等诸方面青铜工艺特色,尤其是传承了传统编钟特有的“中国声音”这一本质“***”,同时又立足当代社会音乐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现实需求,采用国际音乐会音高标准和十二平均律进行音高设计与音准调校,尤其是通过计算机分析和集成控制技术的运用,把编钟演奏改革成将每一件钟科学配置一个钟槌,并按指令、演奏发音的标准化乐器。使传统编钟由多名演奏人员手握钟槌、钟棒的打击乐器,与时俱进地演变而成了以通用键盘为界面,使广大钢琴、电子琴演奏者都能弹奏的普通乐器。
用编钟讲中国故事
“新编钟高音行云流水很有特点,低音浑厚深沉,可弥补民族乐队缺乏低音乐器的遗憾。把乐器相关标准、使用方法、音乐特性,按照当代乐器要素编写出来,发到全世界。作曲家们不需要看到中国的编钟,就可以为它创作。”李幼平说。新编钟将以秉承传统的“中国声音”,与中国民族乐队交响、与世界管弦乐器谐鸣,进一步完善中国民族乐队的构建、丰富世界音乐艺术的表现能力,成为世界各国音乐工作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新载体与新途径。“新编钟完全可以和乐队融合起来,进入到乐队编制,为作曲家创作上提供很大空间,比管风琴还方便。要大力推向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评价***、中国文联原副***徐沛东说。
“全世界的音乐厅都会有西方乐器***管风琴安置在舞台上面。编钟的造价与管风琴比较起来低很多。新编钟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同样可以进入乐队,甚至可以和管风琴使用同样的键盘。”李幼平表示,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湖北随州出土以来的40年间,研究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把***的传统文化运用到今天,使编钟真正走进音乐生活中,也做过模拟电子音响编钟等不同尝试。“新编钟的研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在烟台豪特乐器的号召下把探索的内容变为今天的现实。明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新编钟研发成功是对中国古代最高文明成就的最好纪念。”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