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作者:2015/12/14 3:14:54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制造业始终坚持稳步发展,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主导力量,我国制造业肩负着由大变强的新历史使命。 一、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 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国内看,建国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对比来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到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在创新驱动战略***下,社会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8318亿元,比2008年增长2.7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8年的0.61%增加到2013年的0.80%。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科技机构5.2万个,比2008年增加了1.87倍;规模以上企业共申请专利53万件,是2008年的3.4倍。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船(LNG)、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集中***活跃的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阶段,创新要素在总量上逐步接近世界前列,在水平上与发达***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式创新转型。2014年,我国全社会R&D 经费投入13312亿元,占GDP比重达2.09%,是2008年4616亿元的2.88倍;按照汇率计算,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投入强度在新兴发展***中居于***地位。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围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大技术改造和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一方面,***行业***产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10%,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29.5%,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占海外市场的份额达到40%,国产品牌智能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电力、煤炭、炼铁、炼钢等21个行业均完成了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共淘汰电力落后产能544万千瓦、煤炭14578万吨、炼铁618万吨、炼钢884万吨。 制造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制造业内部结构也逐渐优化,***产能比重持续上升,低端落后产能不断淘汰。按照目前标准,我国低端落后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下一阶段,要不断提高标准,加快运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我国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四、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工业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目标,狠抓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6%,实现节能量7.5亿吨标准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57%的工业增长。“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工业能耗累计下降21%,工业水耗累计下降28%左右,基本实现“十二五”预计目标。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废水循环回用等关键成套设备和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版权所有 :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商户名称:山东泰丰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