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由怨生恨,贱卖公司专利技术;犯法的事干不的.
作者:中宝2014/2/9 2:28:18
他就职于某知名企业,是生产车间的一名副主任,掌握着公司核心技术,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可是有一天,他突然违反与公司保密约定,在西祠胡同上大肆发布广告,并通过***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公司投入巨额资金研发的商业秘密,令公司蒙受巨额损失。
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解释令人吃惊,他说:“我父亲查出患***后,公司***不仅没安排人***慰问,还让我加了不少班,可却没给加班费……”
父亲患***,他怨恨公司
32岁的吉某,南京人,在某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担任车间副主任。该科技公司系从事工业用消泡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研发的多种型号工业用消泡剂技术在国内占据着***地位,是科技部***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吉某在科技公司担任车间副主任。不过,随着吉某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他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据吉某交代,2013年8月,他的父亲被***查出身患***症,事后,科技公司***却没有安排人***慰问过,加上因公司的活比较多,他为此加了不少班,却没有拿到加班费,他的内心突然产生了怨气,认为公司给他的待遇实在太低,因而产生了利用职务便利出售公司专利技术赚些钱的想法。
为此,吉某在“西祠胡同”上***,内容是:***小的化工产品,小投入大回报,找合作等,并留下联系方式及***号。之后,他还通过***群,与从事这项技术的业内企业和个人联系,希望从中找到发财的机会。
想赚外快,他出卖公司
广告发出后,果然有多家国内化工企业的相关人员通过***网站与吉某联系,寻求购买消泡剂产品的生产配方和工艺。
2013年9月,吉某主动与江苏沭阳某化工公司老总许某联系,提出想在该公司兼职,经过商量,对方说好月薪2000元。不久,吉某便明确告诉对方,自己就是南京科技公司的,可以提供公司的绝密配方和工艺。许某一开始并不相信。但吉某随后便将配方样本寄给了许某。到货后,懂行的许某立即看出来这都是消泡剂的配方和原料,便开始相信吉某,从此开始了合作。
一个月后,吉某还真为许某做成了一笔生意。他利用科技公司的两种***新绝密消泡剂配方和工艺,加上从科技公司偷盗获取的一些客户的信息资料,换取山东某公司林总的信任,用许某公司的一吨硅脂,换来林总两吨硅油。许某喜出望外,便给了吉某5000元。
偷售配方,他获利数万
2013年10月中旬,吉某在***上结识了天津某化工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李。
刚聊几句,吉某急不可耐地向李要不要消泡剂的技术。李怕其有诈便上网查询,果然找到了吉某做的广告帖子。
李感觉她们的公司需要新技术,这的确是一个契机。于是,几乎每天都与吉某联系。经过讨价还价,吉某推荐了两个配方,李要了其中一个,吉某报价3.5万元,李为了压价故意留了一手,说是山东的朋友要的,她只是一个中间人,吉某信以为真,他怕煮熟的鸭子飞了,当即表态:“那你留下1万元作为中间费,其余的费用再打到我的***卡里。”
闻言,李立即同意,随后给吉某的***卡里打了1万元。吉某见到卡上打进了钱,便将公司消泡剂的配方和工艺从***上打包传给了李。
随后,李与吉密切合作,共向李出售公司四项产品,共计得款5.99万元。
出售专利,他******
2013年10月下旬,科技公司发现在网上有人发布可售卖的公司多项核心技术,并包含工艺、配方和***,同时,也有客户向公司反应,其公司在网上公开兜售公司的技术配方和生产工艺流程,并称与之合作过。这些情况立即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随后进行了调查,这才发现是内鬼吉所为,且还在紧锣密鼓地实施着交易,因而报警。
经查,吉身为科技公司车间副主任,掌握着公司核心商业秘密,他在网上发售的专有技术并从中获利,给科技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行为******商业秘密罪。经过审计部门鉴定,科技公司该系列产品分摊研发费用合计***103万余元。
日前,吉因******商业秘密罪已被鼓楼区***批捕。(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此文来源于http://news.sina.com.cn/o/2014-01-13/052029225036.shtml

朱克锋 (经理)

13210126118

商户名称:青岛中宝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