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玉兰被引入我国之前,玉兰一词也是有所指的,那就是本土的玉兰花,也称“白玉兰”。这种树其实也是比较常见的观赏树种,而且也开发出了不少新的品种,其中有一些,花朵呈粉红色,也被称为“红玉兰”。但实际上,红玉兰并非一个***的物种,而是由白玉兰培育出来的变种而已。白玉兰与广玉兰,都属于木兰科木兰属,彼此之间亲缘关系非常接近,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大的。首先,白玉兰属于中小型乔木甚至灌木,而广玉兰前面说过,是一种大型的乔木。其次,白玉兰是落叶树种,秋末树叶掉光,只剩下光杆枝条,而广玉兰则是常绿树种,冬天也保有大量叶片
仲夏时节,高新区的广玉兰花已经完全盛开了,一朵洁白的花朵若隐若现地绽放万绿丛中,给六月里的高新区带来了一丝清新。走进科技一路,道路两旁的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阔荫浓,远远望去,洁白硕大的花朵各自在枝头上悄然绽放,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春日百花那般的争先恐后。偶有微风拂过,暗香浮动,令人为之陶醉。与白玉兰在初春开花,先花后叶不同,广玉兰则是初夏开花,花叶同放,其开花的时候,树势雄伟,花大清香,就是像荷花开到了半空中一般,故而得名“荷花玉兰”。据悉,广玉兰因四季常青,抗性较强,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中,常用于庭院、公园及道路绿化等。近年来,高新区按照“主题大道”及“一路一品”的模式,种植了多种景观树,增加城市绿化景观色调,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主干道,着力于为全体市民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花园之城”。据统计,高新区的广玉兰主要种植在科技一路、博士路(西部大道到时代广场段),各大公园也有零星栽植,全区共计种植2000余株。
在作床前要深翻土壤,深度20厘米至30厘米。通过深翻、耙地,使土壤细碎疏松,无草和树根,无碎瓦片,床面平整。苗床育苗时间一般1年至2年,因此,在整地时要施足基肥,用量为腐熟的有机肥每公顷1.5万公斤,或复合肥每公顷3000公斤。特殊地块还需用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种子播种播种前应去掉发霉、缺损等不合格的种子。播前一周将种子浸水12小时后与湿细沙混合堆放于温暖处催芽,待露白达1/3时即可播种。播种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密度视培养年限而定,培养1年的每平方米400粒至500粒,2年以上的每平方米150粒至200粒。种子播下后要立即覆土,覆土层厚2厘米至3厘米,保持均匀。
其病虫害少少且抗风机能强。滋生凡是采用播种和嫁接两种体例。播种法,于秋天采集种子后即播,也可将种子沙藏至翌春播种,播时宜密,第二年在圃地移栽继续育苗,约经4年育苗方可出圃。嫁接可选白玉兰或紫玉兰作砧木,一般在春季用枝接法。移栽应在春季进行,为提高成活率,苗木必需带土团。本种的自然树形为椭圆状卵形,很是美不美观。它的发枝力低、萌芽力差,不耐修剪,故修剪时要谨严,切不成肆意剪除枝条,以免影响树形。在幼树期,为使中心主枝发展好,可注重摘除主枝周围侧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