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导读]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施工工艺,用以在较低造价的情况下提高桩基承载力,在具体施工中,可以采取具体情况单独解决的办法,这样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摘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施工工艺,用以在较低造价的情况下提高桩基承载力,在具体施工中,可以采取具体情况单独解决的办法,这样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 工程地质概况
依据河南省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勘察报告(详勘),知该场地地形较平坦,所在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场地表面尤其是北部回填不少建筑垃圾。场地地表东南高、西北略低。
场地⑨、⑩层为粉砂和中砂,施工时要引起注意,防止坍塌和事故的发生,其余土层情况详见勘察报告。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导管堵塞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可以穿越软弱土层、便于水下施工及沉降量小等优点,所以它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施工设备落后、各地施工材料不一、施工工艺,操作人为因素等原因,水下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导管堵塞(卡管),混凝土灌注不能顺利进行,严重者直接导致断桩现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施工的实际操作中来发现并加以解决,使之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降到低。5米(根据客户情况可以定做)及护桶、清孔器、试压器、密封圈、接头等。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根据大呼高速公路多个大中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从施工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多方面出发,对解决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导管堵塞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提供参考。
钻孔灌注桩基础中,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
两个数值的出现不矛盾,都是为了控制砼的灌注质量!
0.8m是浇筑开始阶段的灌注,控制导管中至少有0.8m (0.3m~0.5m)的砼量,是保障桩端1.1~1.3m的长度一次成型,因为水下灌注容易形成孔底部分的成渣,
2-6m是在继续浇筑的过程中,控制导管口至实际砼顶面有2-6m的深度,出现拔出时的塌孔﹨断裂,,参见条文说明,也就是在控制拔管的速度条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